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瞭望 >> 媒体 >> 正文
《郑州日报》开封与戏曲渊源点滴
http://www.hnta.cn 2012-12-7 15:30:47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

    三、元曲大家白朴出生于开封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之一的白朴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生于开封。白朴的剧作有15种,现存的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卿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和《流红记》与《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其中《墙头马上》和《梧桐雨》的故事不断以不同版本和剧种流传上演,至今不衰。

    白朴生长于宋、金、元政权对峙和嬗变的时代,但他一生政治上始终保持清白,有词〈石州慢〉写汴京故都,心境悲凉:
    千古神州,
    一旦陆沉,
    高岸深谷。
    梦中鸡犬新丰,
    眼底姑苏麋鹿。
    少陵野老,
    仗藜潜步江头,
    几回饮恨吞声哭。
    岁暮意如何?
    怯秋风茅屋。
    元代严禁农夫市户、良家子弟学演戏曲,不许戏曲艺人后人应试。旧时开封话说是戏曲艺人“低耷”。白朴以文学世家的名士,积极参与戏曲创作并有巨大成就,实属难能可贵。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戏曲音韵学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原应指开封—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区域。至今京剧除“京韵”、“湖广韵”外,还讲究“中州韵”。
    祖籍大梁的钟嗣成的著作《录鬼簿》记录了元代重要戏曲与散曲作家的生平及著述,书成于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后又经增补修订。该书是研究戏曲、元曲的重要文献,为历代学者所引用。钟嗣成不仅是学者,还是戏曲作家,创作了《章台柳》、《钱神论》、《蟠桃会》、《郑庄公》等7部戏。

    四、周王府奏响戏曲第二春

    到了明代,朱元璋的孙子朱有燉封于开封,封号宪王。他的戏曲活动应在15世纪。这是中国戏曲走向第二个鼎盛期的前奏。朱有燉洞悉音律,著有《诚斋乐府》和30多部杂剧。朱是皇孙贵胄,当然有条件排练演出自己编写的戏曲。李梦阳有诗《汴中元夕》记载当时新春演出朱编戏曲时的盛况,“空中骑吹名王过,散落天声满九州”,“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还有“唱彻宪王新乐府,不知明月下矾楼”的诗句也描述了同样的场景。金梁桥在开封市内,在明代是繁华的地方之一。
 
    清末民初的词曲学者吴梅(1884~1939)字瞿安,号霜臣,江苏长洲(今苏州)人,近代戏曲理论家、教育家和诗词曲作家,是与王国维同时代的重要戏曲学者和作者,主要著作有《中国戏曲概论》、《南北词学》、《曲学通论》等,于1917~1922年在北京大学任教,著名红学家俞平伯是他的学生。吴梅于1909年到开封,曾写下四首七律《大梁怀古》,其中有两处提到明代戏曲演出的盛况,“秋风禁苑花纲石,明月矾楼乐府词”和“西园花发催晨月,内府词成付教坊。重对金梁桥外月,碧云无际月如霜”。

作者:彭志冉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