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旅融合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
http://www.hnta.cn 2014/3/29 15:55:42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次
文化与旅游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对原有的产业进行继承、改造与超越,同时也是产业内涵不断变迁与新产业形态不断创生的过程
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七大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国务院文件颁布后,文化部又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对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出具体要求。
推动文化与旅游业走向融合,是做大做强旅游业的重要思路与方向,由此而产生的文化旅游业,也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因此,深刻领会意见,“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以融合发展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迫切的任务。
文化与旅游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对原有的产业进行继承、改造与超越,同时也是产业内涵不断变迁与新产业形态不断创生的过程。
笔者认为,在推动文旅融合过程中,首先应当使旅游业和其他文化创意产业类型共生交融,相互促进,开拓共同的发展模式,待时机成熟后,形成利益综合体,达到系统高级协同。文化部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进入旅游业,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设计水平,促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促进发展参与式、体验式等新型业态。”文化创意产业为创意人群发展创造力提供了适宜的文化环境,往往与文化产业概念交互使用。通过创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共生,使得旅游产业融入新的知识密集型发展空间,推动创意旅游综合体、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主题公园设计、大型论坛、旅游纪念品、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和活动的产业提升。
影视、演艺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共生。演艺产业是文化创意密集和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为旅游业发展增加文化内涵与吸引力。旅游演出已成为演艺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程度较高的领域,出现了多种相对成熟的产业化模式,如实景演出模式、主题公园模式、旅游舞台表演模式等。2010年11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评选出首批“旅游演出类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旨在推动打造高品质的旅游演艺产品。如今,《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魅力湘西》等文化旅游演出项目已经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旅游业与演艺业良性互动、持续升温的条件已经具备,这个领域发展应走向深度融合。
商业文化、时尚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共生。时尚文化与欣赏、体验文化的原真性相比,更能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时尚产业必须扩展其边界,将其外围延伸至旅游、媒体、商业等领域,如时尚周活动、超模大赛等,往往能推动区域旅游业红火。在商业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共生方面,要抓住三个环节:第一,要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的六大要素出发全面开发文化旅游商品,支持开发康体、养生、运动、娱乐、体验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第二,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第三,培育和发展能够提供高品质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及商务办公服务的旅游服务综合体项目、大型购物中心建设。
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共生。意见提出,我国今后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要注意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共生中,实现遗产地旅游收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特别是农业文化遗产,在城镇化加快推进过程中,如果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将面临被破坏的危险。2012年,农业部发布《关于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以加强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文化部在实施意见中也特别提出,要“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开发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方面,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文化、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才能实现其产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共生。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2010年7月,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并提出“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发展目标。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第一,强化浓郁的乡村文化意象。可采用文化观光型模式、文化体验型模式或文化综合型模式开发系列产品。第二,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建设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创意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创意园。第三,注重乡村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诉求点的对接。
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七大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国务院文件颁布后,文化部又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对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出具体要求。
推动文化与旅游业走向融合,是做大做强旅游业的重要思路与方向,由此而产生的文化旅游业,也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因此,深刻领会意见,“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以融合发展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迫切的任务。
文化与旅游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对原有的产业进行继承、改造与超越,同时也是产业内涵不断变迁与新产业形态不断创生的过程。
笔者认为,在推动文旅融合过程中,首先应当使旅游业和其他文化创意产业类型共生交融,相互促进,开拓共同的发展模式,待时机成熟后,形成利益综合体,达到系统高级协同。文化部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进入旅游业,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设计水平,促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促进发展参与式、体验式等新型业态。”文化创意产业为创意人群发展创造力提供了适宜的文化环境,往往与文化产业概念交互使用。通过创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共生,使得旅游产业融入新的知识密集型发展空间,推动创意旅游综合体、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主题公园设计、大型论坛、旅游纪念品、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和活动的产业提升。
影视、演艺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共生。演艺产业是文化创意密集和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为旅游业发展增加文化内涵与吸引力。旅游演出已成为演艺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程度较高的领域,出现了多种相对成熟的产业化模式,如实景演出模式、主题公园模式、旅游舞台表演模式等。2010年11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评选出首批“旅游演出类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旨在推动打造高品质的旅游演艺产品。如今,《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魅力湘西》等文化旅游演出项目已经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旅游业与演艺业良性互动、持续升温的条件已经具备,这个领域发展应走向深度融合。
商业文化、时尚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共生。时尚文化与欣赏、体验文化的原真性相比,更能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时尚产业必须扩展其边界,将其外围延伸至旅游、媒体、商业等领域,如时尚周活动、超模大赛等,往往能推动区域旅游业红火。在商业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共生方面,要抓住三个环节:第一,要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的六大要素出发全面开发文化旅游商品,支持开发康体、养生、运动、娱乐、体验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第二,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第三,培育和发展能够提供高品质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及商务办公服务的旅游服务综合体项目、大型购物中心建设。
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共生。意见提出,我国今后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要注意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共生中,实现遗产地旅游收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特别是农业文化遗产,在城镇化加快推进过程中,如果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将面临被破坏的危险。2012年,农业部发布《关于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以加强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文化部在实施意见中也特别提出,要“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开发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方面,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文化、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才能实现其产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共生。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2010年7月,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并提出“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发展目标。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第一,强化浓郁的乡村文化意象。可采用文化观光型模式、文化体验型模式或文化综合型模式开发系列产品。第二,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建设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创意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创意园。第三,注重乡村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诉求点的对接。
作者:张苗荧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社会导游该如何管理 2014/4/6 16:18:29
- 散客公共服务建设要找准切入点 2014/4/6 16:14:54
- 科学介入旅游差距在哪里? 2014/4/4 16:06:12
-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怎么建 2014/4/2 16:03:11
- 如何做好旅游统计分析 2014/3/31 15:59:0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