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如何做好旅游统计分析
http://www.hnta.cn 2014/3/31 15:59:01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黄雅萍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统计处处长

    信息、咨询和监督是统计的三大基本功能。统计的意义在于客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从数据中找出规律、发现问题,并据此提出工作方向和政策建议。

    自改革开放伊始,我国旅游统计工作开始之初,旅游统计分析工作就伴随我国旅游业以及旅游统计不断发展、完善。2010年,为将旅游统计分析制度化,更好地发挥旅游统计对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引领作用,国家旅游局建立了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制度,局领导和相关司室负责人参加,结合季度统计数据对旅游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研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报送给国务院的季度旅游经济运行报告。国家旅游局对统计分析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一、开展旅游统计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提出将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对旅游业的这两个定位,正是在对旅游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而近年来旅游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与完善,也是围绕如何更科学全面地反映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实现旅游业两大产业目标而进行的。因此,做好旅游统计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具体说来,旅游统计分析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引导旅游业科学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和运行也一样受各种经济规律所支配。我们的宏观调控决策是否能有利于旅游业科学发展,就要看这项决策是否基于准确有效的统计数据以及是否符合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旅游统计分析的过程就是运用旅游经济运行客观规律,在基础旅游统计数据与旅游宏观决策之间建立联系纽带的过程。没有统计分析,统计数据只能停留于抽象,宏观决策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是提高旅游统计的地位和影响力

    旅游统计分析是联系基础旅游统计数据与旅游宏观决策之间的桥梁。旅游统计基础数据就好像一座矿藏,如果没有统计分析的提炼就体现不出价值,统计工作的意义就不能凸显。而且,正是通过旅游统计分析,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展开了激烈碰撞,旅游统计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政、产、学、研等业内主体的高度关注。

    三是推动旅游统计调查制度不断完善

    正确的旅游统计分析,是一个思辨的过程,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不断对旅游统计数据、旅游统计制度的时效性和完备性提出要求。只有通过统计分析运用,我们才能知道哪些旅游统计口径尚待规范,哪个统计指标还需重新构建,哪种数据过于冗余,哪种调查方式更加可取。比如,过去我们可以通过边检口岸获取入境游客数量,但对入境游客花费的分析需求催生了“入境游客花费调查”;又比如,过去我们有地方国内旅游接待总量数据,但对各地区国内旅游的结构性分析催生了“国内旅游接待统计体系”。旅游统计分析要基于旅游统计这一基础工作,在运用中又能够反过来完善旅游统计工作,两者有一种唯物的、客观的、天然的联系。

    二、旅游统计分析的基本构架与原则

    一般来说,统计分析有三个层次:简明分析(数字文字化)、分析报告和选题研究,呈送和传播对象不同,采用的文体也不一样。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部门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最常用的文体,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统计数据反映出的经济运行态势和主要特点。可以从总体态势、市场运行(国内、入境和出境三大市场)、企业运营(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旅游投资面等几个层面加以分析提炼。二是影响旅游经济运行的因素分析。外部宏观发展环境:世界经济形势、国内宏观经济、国际旅游市场的变动。产业运行影响因素:产业政策、突发因素、气候环境等。三是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包括总体趋势和结构变动等,除了定性判断,可以采用定量分析;四是有针对性的工作重点或政策建议。

    好的统计分析要做到“三性”。即要充分利用统计数据及时撰写分析报告,增强统计分析的时效性;要根据旅游业特点开展专题分析研究,增强统计分析的实用性;要根据旅游业发展热点、重点和难点开展分析研究,增强统计分析的针对性。

    好的统计分析报告有哪些评判标准呢?一是内容有新意、观点要突出。核心观点不宜过多,只能表达1-2个,最多不超过3个,但要有前瞻性;二是逻辑要严密,主线要清晰,观点之间要相互印证,不能自相矛盾,数据和材料要支持观点;三是政策建议要具体可操作,且实施成本低、社会震动小。切忌过于笼统、不切合实际,缺乏可操作性,甚至与前面分析脱节。四是文字简练,直奔主题。

    三、做好旅游统计分析的几点建议

首先,要树立统计分析的意识。

    思想决定人的行动。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分析工作。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分析是舞文弄墨的虚工作,恰恰相反,统计分析正是统计工作的延伸,是统计服务的重要形式,更是统计工作者施展才华的主要途径。针对旅游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发表看法,提出见解。久而久之,就会从繁杂枯燥的数字中找到乐趣,找到价值。

其次,要学会积累和运用数据。

    统计分析的过程就是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过程。因此,数据积累是做好统计分析最基础的工作。除了对产业本身系列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相关行业数据的积累,还要关注政策变化和环境变化,学会分门别类积累:宏观、产业、金融、财税、价格、贸易、法律法规等;要有意识培养对政策的敏感性,每出台一项重大经济政策,除收集整理,即时分析可能的影响,更要做好预案分析;另外,专家观点、社会热点、财经报道、分析报告等也是重要的资料来源。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与资料的来源更趋多元化,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获取丰富的信息。

    面对浩繁的统计数据,我们又该如何读懂统计数据中隐含的信息呢?有几个原则是应该遵守的:一是要清楚统计指标口径和统计数据来源,要了解数据的生产(加工)过程和推算方法;二是要明晰数据背后的经济含义和数据之间的经济联系;三是要关注数据的可信度和数据的一致性。

    第三,要学会深入调研、解剖

    撰写统计分析报告,需要用到大量的资料来作为前提。如果仅仅依靠汇总的数据信息,对于分析深层次的问题来讲,还缺乏深度。只有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的鲜活情况和重点环节上的典型事例,分析所用的论据才会更全面,分析结论也才更具科学性。

    第四,勤于练笔,从量变到质变

    统计分析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文学素养,但更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训练过程。只有多写多看,量的积累才能带来质的提高。
作者:黄雅萍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