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打破“老三样”管理集约化
西安乡村旅游走提档升级之路
http://www.hnta.cn 2013/11/20 12:54:58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自2002年古城西安在上王村开办第一家农家乐以来,乡村旅游在西安异军突起,到如今去农家乐感受乡村风情已成为众很多西安市民休闲旅游的首选方式。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持续了近十年的“吃饭、打牌、钓鱼”的农家乐老三样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西安市旅游局于今年推出了第三代农家乐产品,全面提升农家乐品质。

致富路上遭遇“成长的烦恼”

    2002年,西安市旅游局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在秦岭环山路沿线的上王村开展农家乐示范项目,在西安打工的村民王二虎开办了西安第一家农家乐,当年的火爆生意让很多农民走上了这条致富路,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形成了西安以吃农家饭为主的第一代乡村旅游模式。此后几年,随着西安乡村旅游消费市场的日渐广阔,仅仅到乡村吃农家饭已不能满足游客需求,随之出现的以垂钓、采摘为主的第二代农家乐也迅速受到游客欢迎。

    到目前为止,西安市经旅游部门挂牌的农家乐接待户已达4000多户、农业旅游观光园区80多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0个,国家级特色旅游名镇2个、省级旅游示范村10个。2012年,西安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3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成为古城西安炙手可热的旅游业态。

    虽然西安乡村旅游第二代产品,除了吃农家饭,已加入了一些娱乐项目,但是对于游客来说却仍存在缺憾,“农家乐最大的问题就是档次,虽然我们是来体验农家乐趣,但是对于床单是否干净、用餐是否卫生,都有顾虑,而且农家乐这么多年来总是吃饭、打牌、垂钓这老三样,饭菜的味道也大同小异,时间久了不免觉得厌倦。”来自西安的游客张先生说。

    “这几年生意老是不温不火,工人工资、材料成本都在涨价,农家菜的利润越来越少,游客很少在这住,我现在也是越来越发愁了。”在秦岭沿线开农家乐的赵姐向笔者诉苦。

    西安市旅游局主管乡村旅游工作人员表示:“制约西安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首先是农民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只看眼前利益,不愿意推陈出新,再加上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颇多。对西安乡村旅游的提升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组合拳出击打破困局

    为了提高农家乐质量,提升、规范管理乡村旅游,早在2005年西安市就出台了农家乐标准、管理乡村旅游等级评定办法等,目前西安市的三星级农家乐已达168户。

    2013年,西安市旅游局推出了农家乐第三代产品——乡村酒店试点项目,乡村酒店包涵吃农家饭、住宿、采摘、登山、娱乐、文化等多重元素,满足现代都市人群渴望到自然中度假生活的需求,乡村酒店无论从卫生、食品特色、服务等方面都将全面提档升级。

    “现在的市民已经不满足于开车到农家乐仅是吃一顿饭,他们希望在风景优美的山村里多住上两天,所以乡村酒店有很大的市场,它们比一般农家乐干净卫生,却又不失‘农’味,这是未来西安农家乐的发展方向。市旅游局将选择一批有前景有潜质的农家乐和农业庄园从资金上、人员培训上给予支持,帮助其完善设施并进行宣传,为西安整体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西安旅游市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据了解,今年西安市旅游局还将推出手机乡村地图,包含手机智能化预订农家乐、农家乐优惠信息查找等功能,方便对全市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集中宣传,助推乡村旅游进入智慧化新时代。

    为了解决农家乐同质化现象,引导农民实现乡村菜品特色化,西安市旅游局联合餐饮协会组织开展了农家乐厨艺比赛,推广农家乐特色菜系,邀请西安桃李学院老师现讲现教。此外,根据各地特色,鼓励发展特色农家乐,目前西安已逐步形成了以登山、观光、垂钓为特色的秦岭北麓自然生态游;以现代农业、科技农业、趣味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农业观光游;以体验、赏花、采摘为特色的万亩临潼石榴园、未央桃花园、灞桥樱桃园等乡村休闲游;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特色的上王村、东韩村、秦俑村、祥峪村农家度假游;以户县农民画、草编画、周至刺绣、阎良根雕等特色民俗文化游。

农家乐走向集约化管理

    尽管西安市曾涌现出了像上王村那样的农家乐管理规范、集约化程度高、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先进典型,但是这样的典型目前毕竟为数很少,许多农村缺少有活力的基层组织和带头人,也缺少先进的、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缺乏统一有效的经营管理体制,农家乐经营中各自为政,散、小、乱、弱现象比较常见,产业化程度偏低,与农家乐相配套的产业链还未同步开发和形成。

    这样“单打独斗”的局面也引发了农家乐食品安全缺少保障、口味单一、缺少多样性的娱乐项目等问题。大多数农民缺少宣传意识,缺少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意识。“一家一户的农家乐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可以做出的改变十分有限,而企业化运作显然大大提高了农家乐的抗风险能力,产生集聚效应。”西安旅游市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为此,西安市旅游局近年来不断总结推广长安区上王村、户县东韩村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学习借鉴成都、北京等地乡村旅游先进发展模式和做法,倡导用现代企业制度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完善经营体制,促进乡村旅游向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西安市旅游局相关领导表示,未来西安乡村旅游将逐步实现集约化经营,形成农民加公司的组织运营形式,科学规划,特色打造,整体推进提档升级,逐步形成集中管理、统一宣传、示范引领、有序转型的业态特色。
作者:张夏斐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