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黄山旅游产品开发之我见
http://www.hnta.cn 2013-5-9 17:06:24 来源: 点击: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自然风光美丽神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于世。黄山文化丰富厚重,现有楼阁、桥梁等古代建筑100多处,历代摩崖石刻近300处,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2万多篇(首),“黄山画派”源远流长、生机勃发。黄山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84.7%。植被覆盖率高达93%,名花古木,珍禽异兽,种类繁多,空气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一类标准,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2万个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

    绝佳的资源禀赋、便捷的旅游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响亮的品牌形象、毗邻长三角的优越区位,为黄山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景区“南北观光游、东西生态游、双谷(云谷、松谷景区)文化游、周边半日游”的规划,笔者建议,黄山要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优化体系结构,充实文化内涵,实现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逐步建立以观光旅游产品为基础,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主体,专题旅游产品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同时,积极抢抓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机遇,依托景区品牌,整合周边旅游资源,不断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

    巩固观光旅游,均衡客流扩大容量

    1.优化精华区

    拓宽或新建北海、玉屏景区游览步道,提高瓶颈路段通行能力,积极推进玉屏索道改建步伐,完善旅游交通体系,规范和创新“一日游”产品,科学调控游客时空分布,缓解旅游高峰排队压力。加大北大门宣传推广力度,尽快完成北大门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提升北大门接待能力。统一景区物资运输,实行物资运输北移工程,最大限度地实行游客游览与物资运输分流。研究和实施逍遥亭工作生活区外迁,逐步建设逍遥亭度假区。

    2.开发新景区

    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稳步推进新景区开发,做好实地调研、可行性报告等工作,条件成熟的及时开发利用。加大西部景区开发力度,建成西海大峡谷观光缆车,提高西部景区承载力,开辟峡谷观光旅游专线。探索北海群峰、福固游览区开发利用,加大东部景区开发力度。

    3.推进四季游

    2012年,黄山接待游客300.76万人,其中3-11份271.99万人,占全年接待量的90.43%。针对旅游淡旺季失衡现象,设计并大力营销“春光、夏瀑、秋色、冬雪”四季主题观光旅游产品,均衡客流季节分布,挖掘接待潜能。“黄山四季皆美景,惟有腊冬景更佳”,黄山冬雪可谓“南国里的北国风光”,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营销活动,大力推介黄山冬游旅游产品,同时做好冬季旅游接待和防寒、防滑等工作,提升旅游淡季接待量。

    4.调控高峰期

    在旅游淡季和非周末举办大型赛事或节庆活动,综合运用门票、索道、客房、餐饮等价格杆杠,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预测、预约、预警”等措施,实行调峰填谷。依托美丽、丰富的时景,大力推介“云海、山花、雾凇、日出、晚霞、佛光、华彩”等时段性主题观光旅游产品,均衡客流时空分布。

    发展休闲旅游,注重内涵提升品质

    积极抢抓《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出台的有利机遇,大力实施旅游转型升级工程,着力发展休闲旅游。

    1.山内—高质精品低密度

    整合温泉景区资源,加大投资力度,实施管理创新,将温泉景区建设成为精品休闲度假基地。充分发挥地质博物馆功能,挖掘、丰富云谷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将云谷景区打造成文化旅游基地。进一步提升北大门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探索松谷温泉和禅文化开发,将松谷景区培育成养生旅游基地。

    2.周边—中端大众差异化

    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协调推进环黄山五镇休闲度假地建设。充分发挥改造后的南大门功能,使之成为景区重要的旅游休闲场所。做好温泉度假区、太平湖度假区、东黄山度假区产品组合。积极发展漂流、溜索、攀岩等休闲旅游产品。依托石门水利风景区优质资源,积极发展水上和滨河休闲度假产品。

    3.山外—文旅结合特色化

    重视休闲度假与旅游文化结合,积极开展文化休闲活动,提升文化品位。开发以黄山高尔夫、黄山温泉、黄山醉温泉、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徽韵》为依托的运动健身、温泉疗养、乡村度假、文化演艺等休闲项目。实施花山谜窟深度开发,创新激光秀文艺演出,积极培育和拓展文化休闲市场。

    拓展专项旅游,丰富产品完善体系

    1.生态旅游

    按照“东西生态游”的规划,充分发挥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在发展西海大峡谷生态游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东部景区生态游,大力开展徒步等参与性强的生态旅游活动,尤其是要做好、叫响黄山国际登山大会品牌,使之成为专业性和群众性相结合高端体育活动,使黄山成为广大登山爱好者的圣地。通过积极努力,把黄山打造成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使之成为“美丽中国”的窗口和名片。

    2.自驾车旅游

    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健全旅游交通服务功能,提升旅游交通服务保障水平。加强旅游咨询公共网站建设,完善旅游服务热线功能,逐步形成方便实用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认真开展市场调研,设立多元化、自助性较强的自驾车俱乐部。建立汽车旅馆、自驾车营地,构建自驾车换乘中心,打造自驾车专项旅游品牌。

    3.商务会议旅游

    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加大商务会议市场营销力度,主动对接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大中城市的会议、会展及节庆活动,争取专业性、区域性的会议会展来黄山举办或设立分会场。完善现有的会议、会展中心等设施,提升接待水平,培养专业的会务、翻译、导游人才。立足国内、争取国际,使黄山成为国内外重要的会议旅游与商务旅游目的地。

    4.摄影创作和书画写生旅游

    支持、鼓励“黄山画派”和黄山摄影流派艺术创作,充分利用黄山国际风光摄影大展和书画艺术展示中心两大平台,通过展示、交流、培训、比赛等多种形式,吸引广大专业人员和爱好者来山旅游、创作、采风。

    5.修学旅游

    制定门票等优惠政策,扩大优惠范围,针对学生群体设计以体验自然、丰富知识、增长见闻、培养素质、增进交流为目的的修学旅游产品,依托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开展地质科学实践和地质科学普及活动。

    6.红色旅游

    全面挖掘、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修缮观瀑楼(邓小平视察黄山时住地)、听涛居(张学良将军软禁住地)等历史建筑,并改造成博物馆或纪念馆,充分利用名人效应,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历史事件场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银发旅游

    做好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健全旅游安全和医疗救护体系。从食品保健、文化修学、康体养生等方面,开发银发旅游产品开发,尤其是大力发展远程银发旅游专列。

    8.婚庆旅游

    深度挖掘黄山爱情文化,如连心锁、连理松、情人谷等,开发婚庆旅游产品。采取黄山集体婚礼等形式,与大型婚纱摄影机构合作,开发婚纱摄影产品,吸引海内外情侣来黄山旅游。
作者:葛旭芳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