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我国休闲度假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http://www.hnta.cn 2013-2-4 16:35:29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二、休闲度假发展的主要问题

    1.政策设计没有实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未能带动我国休闲度假发展的高起点起飞

    1992年,国家设立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初衷,是希望以此为示范,全面推进我国作为国际性休闲度假目的地的发展。遗憾的是,由于政策的红利有限、实施不到位,休闲度假国家队的12个首批队员的发展,普遍不理想。比照同样是由国务院审批的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各类综合性、专业性的产业园区,国家度假区的发展总体上没有达到当初政策设计构想。

    2.对休闲度假市场需求的阶段性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准,供需矛盾脱节,产品与市场错位

    最初设立的国家度假区着眼于瞄准国际市场,定位过于高远,造成市场与需求脱节。当时,国际主流度假客源欧美市场的首选地集中在地中海、加勒比海沿岸,到我国来的游客,多数是奔着东方文化吸引力来的观光旅游,再加上当时国内居民参与休闲度假的各方面条件又不成熟,因此,当时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都不足以支撑休闲度假的全面发展。

    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休闲度假产品在总量上有很大发展。与此同时,国内居民的休闲度假需求则是日新月异、增长很快,由此造成我国休闲假产品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结构类型上,都与市场需求不和节拍。事实上,我国公民出境游增长迅速、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不断加大,很大的需求动力来自于国人对旅游发达国家休闲度假环境和产品的青睐和选择,出现了国内休闲需求在国际市场释放的格局。因此,当前在全球化的休闲市场竞争中,如何规划建设出更高品质、更多数量、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休闲度假产品,成为摆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从战略到战术都需要重新布局的大课题。

    3.发展休闲度假业的管理体制不畅,影响休闲度假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各类旅游度假区管理模式多样,有以政府推动为主的,有以开发商推动为主的,也有多方力量参与的,土地、投资的权属关系复杂,度假区管理机构的级别、结构、主体和职能不断调整、变化,这种反复“折腾”,对休闲度假产品规划建设的专业化、持续性造成了严重冲击。在我国现有国情下,应参照国家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管理的经验,对各类旅游度假区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可能是事关各个度假区发展直至我国休闲度假产业发展全局的实质性问题,也是当前的最薄弱环节。
作者:窦群高兆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