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新闻 >> 推荐新闻 >> 正文
“嵩县模式”探索之二:全域共融 “土坷垃”成了“金疙瘩”
http://www.hnta.cn 2017/3/30 17:06:48 来源:娜旅途 点击:

    1、开发一个景区 带富一方百姓 
    蜿蜒的公路向前延伸,白墙黛瓦的民居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构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廊。3月24日,走进木札岭脚下的龙王村,记者顿时陶醉在迷人的田园风光中。 
    龙王村曾经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但今天,这里村民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龙王村支部书记王丙申说,旅游景区的带动,搭起了百姓增收的平台,激发了产业发展的潜能。 
    陈新芳是龙王村的村民。原来,他们夫妇俩靠着上山采药和耕种几亩薄地,勉强供养着两个孩子。2002年,随着木扎岭景区开门营业,她家就在景区旁开了农家宾馆。她做梦也没想到,几年下来,竟然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家里花了300万元盖起了三层小别墅,加之19号农家宾馆的经营,160张床位一年能带来50多万元的收入。一到旅游旺季时,家里最多雇了20个当地村民来帮忙。 
    在脱贫攻坚战中,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龙王村农家宾馆达二、三百家,标准化床位超过6800张,村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真正诠释了旅游扶贫带来的山乡巨变。同时,龙王村也带动周边5个行政村集约化发展,成为“人人干旅游、户户有宾馆、个个是老板”的河南省农家宾馆经营示范基地。周边农民逐步向特色养殖、商业零售、旅游客运、旅游工程等行业延伸,实现了旅游服务与扶贫开发的有效对接。 

木札岭官帽峰

    “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自我造血是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发展才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道。”车村镇镇长方英伟告诉记者,开发白云山、木札岭、天池山景区,为群众搭起了增收的平台,也带动周边乡村在餐饮、住宿、交通、商业、建筑服务等方面就业,真正实现了就业安民、创业富民和发展惠民。在白云山和木札岭景区,直接就业的当地村民就有500多人,带动群众发展农家宾馆近千家,解决就业1万余人,其中近1/3就业者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一花引来百花芳,下面这组数据更加令人振奋:目前,嵩县旅游专业村达到13个,农家宾馆总数达1362家。在嵩县62万人口中,直接和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5.6万人,7.3%的农民就地转变为旅游从业人员。 
作者:河南日报记者 张莉娜 通讯员:张相正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