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嵩县
编者按:2016年,嵩县全县接待游客1111.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益37.6亿元,旅游业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例达68%,全县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8.46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4.67万人,嵩县用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在扶贫攻坚中大有可为。近年来,嵩县县委县政府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之路,把旅游扶贫作为重要抓手,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载体,通过景区带动、公司合作、社会帮扶、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搬迁等方式,念好“带、合、帮、建、搬”五字经,努力让贫困群众因旅游而富,让乡村因旅游而美,让贫困县因旅游而兴,加快形成“旅游带动、脱贫加快”的生动局面。
这“五字经”听起来很简单,可真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白云山云海
△木札岭组图
△天池山景区
★“带”——以旅游服务业发展带动脱贫致富
据介绍,嵩县以白云山、木札岭、天池山景区为龙头,带动周边乡村在餐饮、住宿、交通、商业、建筑服务等方面,实现就业安民、创业富民和发展惠民。2014年9月,瑞贝卡集团入驻白云山景区,计划投资120亿元建设白云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涵盖车村、白河两镇,面积近600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投资20亿元,形成了四大旅游综合体,串起了旅游脱贫致富带。
△木札岭龙王村农家宾馆
☞木札岭带动贫困村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
据了解,木札岭景区的龙王村曾经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原来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农家宾馆150多家,标准化床位超过6800张,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目前,农家宾馆已经“蔓延”到周边5个行政村,当地农民逐步向商业零售、旅游客运、旅游工程等行业延伸,实现了旅游服务与扶贫开发的有效对接。
嵩县政府每年整合资金2000万元,对景区开发、农家宾馆建设、旅游商品生产等进行重点扶持或奖励。配套旅游项目和新兴业态在主要景区周边应运而生,天桥沟自驾游营地、滑雪场、木札岭漂流等建成开业,初步形成了“木札岭-天桥沟-白河”百里农家宾馆长廊。在白云山和木扎岭景区直接就业的当地村民就有500多人,带动群众发展农家宾馆近千家,解决就业1万余人,其中近1/3就业者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滑雪乐园
△白云山自驾游营地
★ “合”——以股份合作实现旅游精准扶贫
据介绍,嵩县主要采取股份制公司以及“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两种形式进行旅游精准扶贫探索,通过分红和参加就业等方式增加贫困户实际收入。
△多彩陆浑湖
☞成立旅游开发公司,让贫困户变成股东
目前,车村镇与洛阳林安汽车公司联合成立了嵩南旅游开发公司,天桥沟村32家贫困户以农舍、林地、苗圃等资源作价入股,农民变成股东。此外,该村引进白云山自驾游营地和滑雪乐园项目,安排本村5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本着“同等条件下贫困户优先的原则”,安排当地贫困户人员参与工程建设和小型运输1600人次,贫困户创收54万元。
△天桥沟村一景
☞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让贫困户增收和就业
据介绍,嵩县正在积极尝试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农户自我成立合作社代表农户利益与有关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如华东制药、河南豫博等县内10余家集旅游观赏、花卉苗木种植、中药材加工等于一体的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使当地群众获得每亩700-1000元不等的地租收入,同时聘请贫困群众从事生产经营,使他们获得稳定的薪金收入。
△库区乡
★“帮”——旅游帮扶实现精准实现“一对一”
据介绍,嵩县车村镇的天桥沟村是省旅游局的定点帮扶村,去年8月,省旅游局寇武江局长带领局党组班子成员及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到天桥沟村,实地调研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省旅游局采取党支部(总支)帮扶贫困户措施,按照“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与32个贫困户进行对接,落实帮扶措施。
△2016年11月9日河南旅游集团精准扶贫联盟成立签约仪式
☞天桥沟村:拼命书记陈占元的旅游精准扶贫经
在天桥沟村驻村的第一书记陈占元的协调推动下,自驾车友送来了衣物、书籍、家电等物资,设立了“爱心屋”,引导村民改造家庭宾馆,卖起了山货。九鼎德盛公司免费为天桥沟村做了A级景区提升规划,河南康辉国际旅行社与天桥沟村签订了年输送3万名游客的合作协议,河南旅游集团在天桥沟村成立了旅游精准扶贫联盟。旅游与扶贫相遇,旅游和感恩结合,使嵩县汇聚了越来越多的爱心和帮扶。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真切的看到了天桥沟的变化,在陈占元的带领下,天桥沟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在劳动,让记者亲身感受到了当年“朝阳沟”中群众自发、主动劳动的壮观场面,这无疑得益于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从“等、靠、要”的思想观念直接变成了“干、闯、上”的主动自发的劳动致富,做起了合作社的股东。而在采访过程中,陈占元书记的“真”——真担当、真干事、“拼”——拼命、拼搏、“韧”——韧劲、韧力,尤其让记者印象深刻。
△“帮扶一个贫困户,嵩县山水任您游”旅游精准扶贫大型公益爱心活动图片
☞帮扶一个贫困户,嵩县山水任您游
据了解,去年8月,嵩县向社会发起了“帮扶一个贫困户,嵩县山水任您游”旅游精准扶贫大型公益爱心活动。爱心人士或爱心企业可以通过助学帮扶、项目帮扶、就业帮扶等方式,自愿选择帮扶对象。2019年之前,只要帮扶一个贫困户,即授予帮扶者“嵩县旅游精准扶贫爱心卡”,持卡者本人及户口本上的家庭成员,可以免门票进入嵩县所有A级景区观光游览。脱贫攻坚完成后,将对做出贡献的爱心人士授予“嵩县县民”荣誉,游览景区终身免票。目前,已有410名爱心人士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捐助资金53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68个。
△嵩县旅游精准扶贫爱心卡
★“建”——以“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带动“全域脱贫”
据介绍,嵩县按照持续建设“5A嵩县”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着力推动旅游扶贫与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572510”工程,即每年打造5个特色小镇,三年覆盖全县16个乡镇;提升7条生态景观廊道,建设2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发展10条沟域经济带、10个农业休闲观光园,坚持“一沟一品、一岭一特色”,打造车村白云花谷、白河云岩寺河谷等沟域、岭域经济带,重点发展田湖闫庄川区、高都川区等休闲农业片区,做到以点穿线,以线带面。去年以来,旧县镇仙女潭休闲度假区、田园牧歌农业采摘观光园、田湖镇豫西民居风情园等一大批农庄建成开园。
☞九店乡石场村、天桥沟村的华丽蝶变
九店乡石场村,依托原本偏僻破落的石房石屋、石墙石院,经规划改造,集中项目资金3500万元,按景区理念打造成石头部落,修通了15公里生态绿色廊道,修缮提升了特色民居,建成了石头文化博物馆、高山草地和游客服务中心,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车村镇天桥沟村,2013年成为美丽乡村后,依托优美的环境和初具规模的农家宾馆群落,通过全员发动,全民参与,全力打造旅游风情小镇。石头部落和天桥沟白云小镇双双晋升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两个贫困村实现了从“贫困村落”到“美丽乡村”,再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华丽蝶变。贫穷与美丽不能同行!天桥沟村也成为国家旅游局等12部委确定的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点。
△白河千年银杏
★“搬”——“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
据介绍,嵩县将扶贫搬迁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分散居住于地质环境恶劣,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群众搬迁出来,向旅游景区服务区和服务驿站集中。在搬迁小区建设上,坚持融入景区、服务旅游、体现特色的原则,推进旅游与农业、林业、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建成融乡村游乐、美食体验、森林康养等于一体的特色移民小区,吸引游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玩在农家,使乡村旅游服务成为搬迁小区的特色主导产业和稳定增收来源,确保贫困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水墨山村
△雪后新农村
△大章镇景色
☞10多个旅游搬迁村户均年收入达5万元
据介绍,多年来,嵩县先后建成车村镇黄水村、水磨村、铜河村,白河镇下寺村、上庄坪村和木植街乡石磙坪村等10多个旅游搬迁安置小区,解决了4300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问题,户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在搬迁小区里,家家户户用上了液化气再也不用上山砍柴了,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在晚间熠熠生辉,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民宿民居和农家饭成了稀罕物。旅游的发展,游客的不断涌入,真正成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活水”来源,真实地诠释了旅游精准扶贫所带来的山乡巨变。
△大坪乡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今年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旅游扶贫占扶贫任务的17%。要充分利用贫困的地方山水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保护性地开放。”据介绍,预计到2019年,“旅游+扶贫”战略将带动嵩县3.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用美丽打开致富门,靠旅游全域奔小康,嵩县的旅游精准扶贫思路清晰可辨,嵩县人依靠旅游脱贫致富的决心坚定不移,坚决打赢这一场扶贫攻坚战。下一步,嵩县县委、县政府将以创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充分汲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努力推动“嵩县模式”在奔小康之路上高歌前行。(记者 李泽世 )
- 洛阳举办“国际风铃节” 2017/3/20 14:46:32
- “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开幕式在菲律宾马尼拉隆重举行 2017/3/17 16:19:44
- “全域旅游”上升国家战略 成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2017/3/17 16:16:13
- 2017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2017/3/15 10:35:38
- 3·15旅游消费提示:旅游合同多掂量 处事维权要依法 2017/3/15 9: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