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万户”踏上旅游致富路
http://www.hnta.cn 2010-12-21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农家宾馆方便驴友
今年2月25日,刚过完春节,“百村万户”工程启动仪式在巩义市竹林镇竹园村举行。启动仪式上公布的128个旅游特色村镇是省旅游局按照“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四有”标准,对600个候选村镇组织专家考察后确定的。这些村镇将实行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建设,将其打造成为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的乡村旅游产品基地。
“百村万户”工程启动仪式过去大半年后,12月初,来自郑州的网友“拔丝”和他的一帮驴友到辉县市万仙山景区游玩,欣赏了万仙山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参观了“中华影视村”郭亮村,徒步穿越了景区的绝壁长廊郭亮洞,在村里的农家宾馆“郭亮山庄”品尝了地道的农家菜,晚上住在南坪农家的宾馆。不管是住农家宾馆还是吃农家饭,每个人的单次消费都是几十元钱。当地的农家宾馆干净卫生,农家菜独具太行山特色,尤其是“崖山人家”系列宾馆,面对红岩绝壁,建在山崖之上,非常具有特色。
驴友们纷纷表示,住在农家宾馆不仅实惠、划算,而且别有一番味道。万仙山景区总经理王文德说,景区内大量的农家宾馆、农家饭店满足了大众旅游的需求。游客花钱不多,玩得痛快;旅游费用的降低吸引了更多游客到景区游玩;而当地农民不用外出打工,依靠旅游就能走上致富之路,实现了游客、景区和当地农民多赢的局面。农家宾馆“青山石屋”的老板申青山告诉记者,当地的农家乐今年全年毛收入大多在15万元以上,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王文德说,“百村万户”工程不仅催生景区出现更多农家乐,而且也极大提升了农家宾馆、农家饭店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其得到一次质的升华。
收入猛增素质提升
郭亮村只是我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百村万户”工程启动以来,各旅游地区依托当地丰富的民俗资源、山水资源、特色文化资源、旅游商品资源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旅游富民惠民措施取得实效。
据调查,95%的农家乐经营者的家庭成员不需再外出务工,除此之外,每个家庭还都要雇用服务员。特别是一些农家乐的女主人,对发展家庭宾馆情有独钟,她们说:“农家宾馆解决了农村40岁左右妇女盼转移、难离家的矛盾,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同时投入少,见效快,回报高,非常适宜农民。” 重渡沟景区平均每户农家乐的净收入为4万~5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这一数值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3倍。
农家乐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村庄环境建设、饮水工程、电网改造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有线电视通村入户工程等,对治理农村脏乱差环境、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方面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公路畅通,标志清楚,接待设施完善,与城市没有太大差距”是不少游客对农家乐的切身感受。大部分特色旅游村镇的农民认为,环境整洁优美、交通便捷舒适、食宿卫生安全不仅是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带给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平等对话的信心和豪气。游客在惊叹特色旅游村镇生态环境优美时说得最多的是“现在的农村人比城里人住得还舒服”。
农家乐不仅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而且村民们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文明程度都有了惊人的改变和提高。重渡沟55号农家乐主人郭秋杰说:“过去有的村民时不时会上山‘偷树’,现在这种行为绝不会有了,如果有人砍树破坏生态,全村人都会出来制止。因为他们认识到,绿色、生态可以提高他们的健康生活指数,能给他们带来游客,带来财富。”
洛阳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虽然农家乐还处于成长期,但它的确是一个富民效应和社会效应双赢的经济崛起带,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和新的产业支撑,取得了小村庄联结大世界、小经营开拓大市场、小投入获取大回报的效果,体现了农村一、二、三产相融合,经济与文化相融合,城市与乡村相融合,发展与和谐相融合。
作者:魏国剑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旅游富民 我省在行动 2010-12-29 8:50:54
- “百村万户”兴旅游 富民乐民铸风流 2010-12-21 8:42:26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