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2年,全省旅游工作重点是着力实施“七大提升计划”:实施旅游产品提升计划,持续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融合提升计划,持续推动旅游业外延拓展;实施市场开拓提升计划,持续推动旅游客源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持续推动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实施市场化程度提升计划,持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施人才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持续推动旅游产业向智力密集型发展;实施自身建设提升计划,持续推动旅游工作方式转变。
旅游产品提升 推动转型升级
国内旅游业正处于转型的大潮中,河南旅游将顺势而为,紧紧围绕旅游产品上档升级,着力打造世界知名、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的要求,重点从景区景点打造向板块集聚发展转变,从单一型产品向复合型产品转变,从观光型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并重转变,努力形成集群态势和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层次和水平。
今年我省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突出“一区两带四板块”发展重点,着力打造整体品牌。力争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下,编制完成高水平的《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配合国家局编制《大黄河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将河南黄河黄金旅游带打造成为荟萃华夏文明、凸显黄河文化的国际旅游精品带。整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自然人文资源,建设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游览和城市游憩、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带。同时,集中抓好旅游产业集聚区、休闲度假区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焦作云台山、登封嵩山、洛阳龙门、信阳鸡公山等10个旅游产业集聚区和黄河小浪底、伏牛山、南太行、桐柏—大别山等6个旅游度假区建设。突出抓好登封旅游小镇项目、云台山大型综合旅游项目、洛阳龙门一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平顶山市温泉国际度假胜地项目、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一期)项目、焦作中华太极养生旅游基地等10大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建设,完成全年签约旅游招商引资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实际到位金额超过200亿元,完成旅游投资超过200亿元。
产业融合提升 推动外延拓展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特别强的产业,树立大旅游观念,把各种不同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各方面积极性调动起来,积极寻找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交叉点、融合点,加快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旅游产业的外延。河南旅游从去年开始,就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今年,我省旅游业将巩固与农业融合成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落实好与省委农办、省农业厅、金融办等部门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扶持30个特色旅游村重点打造。通过与农业的互动融合,探索农业增值、农村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深化与工信融合合作,着力培育旅游要素市场,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我省旅游商品发展的意见》,成立河南省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打造河南旅游商品示范店,举办中部地区旅游商品博览会和全省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开展“10种最具河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等评选活动。提升与文化融合水平,努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落实与省文化厅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共同建设文化旅游园区、打造文化旅游村镇、推出文化旅游演艺等手段,形成文化与旅游互促互进、共生共长的良好局面。推动与交通、民航、气象和国土等部门的合作,共同选择2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与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合作,签约300亿元的金融授信,为旅游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市场开拓提升 优化客源结构
河南旅游的“履带发展期”已经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提升。在市场开拓之后,要开拓高端市场,推动旅游客源向高端化发展,提高旅游综合收入。今年,入境市场要重点抓住以日本、韩国、俄罗斯为主的东北亚市场;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为主的东南亚市场;以港澳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主的境外和境内高端市场。
另外,要集中全力办好第三届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及其配套的世界旅游城市旅游商品博览会、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等活动,继续为国际旅游业界和各国旅游城市搭建高端交流合作平台。巩固豫港、豫台旅游合作交流成果,深化“百千万”合作计划,继续实施“三年穿越计划”, 赴港举办河南旅游宣传周,赴台举办“走进台湾校园”活动,深度推介河南旅游。多方协调沟通,积极整合政府、部门、企业、媒体“四方力量”,构建政府主导的城市形象营销、部门联合的行业协作营销、企业自主的产品推广营销、媒体跟进造势的营销体系,努力形成广覆盖、全方位、多层面的叠加效应。与世界旅游组织合作,建立河南国际旅游目的地营销网络。与境内外大型旅行商合作,采取宣传补助或奖励的方式,使之成为河南旅游的境外代理销售伙伴。配合民航部门开发日本、马来西亚、印尼等国际航线。
服务质量提升 改善发展环境
近年来,河南旅游在基础设施建设与新产品打造上都投入巨大,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服务提升方面还有巨大的空间,省旅游局树立云台山服务典型,利用典型引路,通过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单位,全面提升河南旅游的服务质量与水平。
今年将继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努力实现市场秩序规范化。继续开展质量服务年活动,重点进行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专项治理行动,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旅游服务质量的难症和顽症。努力抓好优质诚信游试点,持续减少旅游投诉,提升河南旅游形象。按照质量标准,加强动态管理,建立和完善旅游企业退出机制。借鉴国家旅游局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选择30个重点旅游景区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工作。总结交流推广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经验,确定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和首批全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着手制定温泉、冰雪旅游产品的服务规范,探索旅游会展、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服务标准,以标准化建设推动旅游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加快省旅游服务中心建设,确保今年主体功能落地运营,推进许昌、商丘、三门峡、洛阳旅游服务中心和全省旅游集散地建设,加快形成省城+门户城市+重要节点+目的地的游客集散联动服务网络。
提升市场化程度 推动改革创新
体制不顺,运行滞重。2011年12月,少林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要求“限期整改”,面临降级危险,其中就有体制不顺、管理混乱的原因。按照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提出“先行先试”的要求,结合我省旅游工作实际,今年我省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旅游业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路子,下大决心对一些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旅游企业进行整治。
另外,旅游部门将与省政府金融办等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继续推进各地旅游集团组建和上市企业培育工作,力争今年有1~2家旅游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的突破。积极扩大喜来登、万豪、首旅建国、锦江等国内外品牌在河南的管理和影响范围,大力培育本省饭店管理品牌。
提升人才素质 保证智力支撑
旅游业发展需要创意、创新和创造,需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变,实现这一过程,人才的智力支撑至关重要。今年将采取措施、调整政策,引进一批策划创意等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旅游专家委员会和旅游专家库的作用,抓好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争取培养开发出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继续抓好与相关旅游院校合作,共同促进旅游人才培养。今年省旅游局将重点抓好旅游系统1000名高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并积极协调将今年旅游系统业务培训内容纳入省人事厅的学分制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配合旅游职业学院承办好全国导游大赛。
提升自身建设 转变工作方式
今年将在省旅游局机关开设“河南旅游周末大讲堂”,聘请省内外旅游专家定期授课;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系统评先表彰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推进“三具两基一抓手”、“两转两提”和内修外联,推动机关建设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推动工作作风从宏观指导向具体指导转变,推动工作方式从重视运用行政手段向更加重视运用市场手段转变。
- 【东方今报】十大亮点 添彩河南旅游 2012-2-14 7:58:28
- 【河南日报】解读河南旅游:2012七大提升 2012-2-14 7:56:41
- 全国旅游人教处长工作会召开 2011-4-7 8:35:46
- 省旅游项目建设暨景区创A升级工作会纪略 2011-3-22 8:33:06
- 全国旅游纪检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在郑召开 2010-4-20 9:11:15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