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互联 >> 正文
《中国经济网》旅游业面临价格大检 多地旅游经济莫再玩"虚"
http://www.hnta.cn 2012-12-10 9:08: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通知,决定从12月份开始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旅游行业价格行为专项检查,主要检查各地否存在变相涨价或价格欺诈等违规行为。此前中国经济网记者曾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揭露,多地存在的景区“门票明降暗升”等行为,让惠民俨然成为了一种形式。此次“检查”意义深远,是为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消费者权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

    多地风景名胜区收费当前确实存在门票价格“玩虚”、管理混乱等多种问题,主要原因是各级财政对风景名胜区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地方过于依赖门票收入,确实存在过多依赖“门票经济”的现象。在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经济网记者曾重点揭露,各地存在的景区“门票明降暗升”,显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的把戏,让惠民俨然成为了一种形式。当时80家降价景区多为"冷门",而知名景区不惠民反倒酝酿涨价,其中峨眉山等20余家景区的价格逆势上涨,瘦西湖景区门票价格涨幅更是达到了100%,更有甚者,竟将不收费的免费景区加入降价名单,存在变相涨价或价格欺诈行为,俨然玩起了“明降暗升”把戏,国家的惠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打了折扣。

    该次检查将于12月份开始,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旅游行业价格行为专项检查。对主要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相关经营者的价格行为进行检查。检查的重点是:旅游经营者是否以“零负团费”、“特价”等虚假的、使人误解的价格宣传、招徕和组织接待游客;旅游经营者在提供服务中是否存在变相涨价或价格欺诈行为;旅游景区是否存在乱加价、乱收费行为;旅游相关经营者是否按规定明码标价。

    此次专项检查意义深远,或可使各地做到旅游经济和惠民和谐并行,不再玩“虚”。发改委强调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集中力量抓好各项检查,务求取得实效。要畅通12358价格举报电话,积极办理消费者投诉举报,维护消费者权益,倡导明码实价,积极探索规范旅游价格行为的长效机制,提升整治效果。

    当前“旅游经济”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地区风景旅游小城镇建设、促进当地农民致富、增加社会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目前,国务院共批准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5处,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共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737处。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CPI涨幅为5.4%,根据上一轮“五一”期间景区票价上涨计算,三年涨幅即使按最低标准20%计算,年均增长也超过了6%,高于CPI增速。风景名胜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日趋显著,各地的“旅游经济”促进了各地政府和相关产业的资金投入,景区内外交通、通讯、电力等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解决了大批社会劳动力和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拉动了包括宾馆餐饮、文化娱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园林绿化、建筑与工程、广告宣传、环境技术、商业贸易以及工艺纪念品开发生产等旅游服务的相关产业。

作者:宋雅静 通讯员: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