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综述
http://www.hnta.cn 2014/6/4 9:36:27 来源:第一旅游网 点击:次
二、我国智慧旅游实践成果
1、城市发展智慧旅游
2011年江苏镇江率先建设“智慧旅游”,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化程度较高、旅游基础建设完善的城市渐次发展。
南京市于2011年4月启动智慧旅游建设,率先编制总体规划,制定并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目前一期重点建设项目已初步完成,推出南京游客助手、智慧旅游互动式体验终端、乡村旅游营销平台、智慧景区试点、旅游执法e通和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六大项目。
北京市于2012年5月制定《北京智慧旅游行动计划纲要(2012-2015)》,并发布“智慧景区”建设规范,提出“智慧北京、便利旅游”的发展目标,计划至2015年初步建立3大智慧旅游体系、推动9个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和形成60多个智慧旅游项目。
苏州市制定《苏州智慧旅游行动计划》,以游客为出发点,提供“一云多屏”和“一云多路”的旅游信息服务。成都市也拟定了“成都智慧旅游”建设的项目策划方案,将打造“一个平台、三大体系”。上述城市在智慧旅游上的尝试和成果无疑将推动并实现全国智慧旅游的发展。
2、景区发展智慧旅游
“智慧景区”作为“智慧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的主要发展模式是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打造提供自助导游、景区电子门禁系统、电子售票系统、GPS 车辆调度系统、LED 信息发布系统、景区监管信息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系统设备和服务。
“数字九寨”作为我国“智慧景区”的试点,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建立了相互协作的系列子系统,实现了资源保护数字化、管理运营智能化以及产业整合网络化的三大目标。除九寨沟之外,云南石林,安徽黄山,湖南张家界,河南焦作云台山等景区也都将景区的发展与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化、人性化的全程服务。
“智慧旅游”已成大势所趋,尽管国内学者、业界已在此领域取得可观的阶段性理论与实践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概念确认、政策导向、操作手段等范畴的问题。相信通过2014年中国“智慧旅游”年的共同努力,我们将迎来更加丰硕的成果。
作者:第一旅游网 通讯员: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旅游演艺: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之活化载体 2014/5/2 17:34:06
- 完善配套制度推动旅游法全面落实 2014/4/30 17:33:27
- 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如何融合发展 2014/4/28 17:31:10
- 深入贯彻旅游法打造旅游升级版 2014/4/25 17:29:41
- 旅游景区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方向:资产证券化 2014/4/22 17:28:22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