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综述
http://www.hnta.cn 2014/6/4 9:36:27 来源:第一旅游网 点击:次
我国智慧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综述
2008年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智慧地球”引导了“智慧城市”的实践,而“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系统的重要构成,最早由江苏省镇江市于2010年率先提出,但在国际上尚无此说法。
这个概念提出后,我国旅游业相关政府部门、学界和业界很快对其欣然接受并且赞誉有加,将其视为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手段,甚至将其誉为旅游业的“第二次革命”。
一、我国智慧旅游研究成果
在“中国知网”,以“智慧旅游”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100篇文章,其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4篇,最早的一篇发表于2011年,至2013年文章数量已达76篇,“智慧旅游”的学术热已经十分明显,预计2014年将取得更多学术成果。
同时利用百度和Google两大重要搜索引擎检索“智慧旅游”,百度上找到相关结果约8,930,000个,Google上找到约 57,600,000 条结果,包括通讯、报道、指南、广告、图片等。可见有关“智慧旅游”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总结近三年来有关智慧旅游的研究,可归纳为下面几点:
1、智慧旅游的概念
叶铁伟(2011年)认为,智慧旅游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疾患,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张凌云(2012年)认为,智慧旅游时基于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ICT)集成,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为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变革。目前可查有关智慧旅游的概念定义约有10种不同的说法,但大家一致认同并强调“智慧旅游”与“智能旅游”不可等同,“智慧旅游”是“智能旅游”的换代升级。
2、智慧旅游建设框架体系
刘军林、范云峰(2011年)首先提出了智慧旅游的支撑体系,包括云计算、物联网、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张凌云等(2012年)提出智慧旅游的CAA框架体系,认为智慧旅游的关键问题在于“明确开发主体、应用主体以及运营主体”,从能力、属性、应用三方面来构成,能力是指智慧旅游所需要的智能信息技术,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属性是指智慧旅游的公益性或者是营利性的选择,应用是指智慧旅游面向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游客、社区居民的功能应用;杨振之(2013年)从宏观战略层面提出的“智慧旅游”三大体系,即保障体系、支撑体系、应用体系。
3、智慧旅游应用研究
颜敏(2012年)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在分析南京市智慧旅游发展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旅游的具体发展策略。李梦(2012年)对九寨沟景区数字化进行了调查研究。侧重于现代信息技术(例如: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技术等)在智慧旅游建设中的应用效果,体现智慧旅游对“旅游者”、“企业”、“居民”“政府”等利益主体带来的价值。
2008年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智慧地球”引导了“智慧城市”的实践,而“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系统的重要构成,最早由江苏省镇江市于2010年率先提出,但在国际上尚无此说法。
这个概念提出后,我国旅游业相关政府部门、学界和业界很快对其欣然接受并且赞誉有加,将其视为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手段,甚至将其誉为旅游业的“第二次革命”。
一、我国智慧旅游研究成果
在“中国知网”,以“智慧旅游”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100篇文章,其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4篇,最早的一篇发表于2011年,至2013年文章数量已达76篇,“智慧旅游”的学术热已经十分明显,预计2014年将取得更多学术成果。
同时利用百度和Google两大重要搜索引擎检索“智慧旅游”,百度上找到相关结果约8,930,000个,Google上找到约 57,600,000 条结果,包括通讯、报道、指南、广告、图片等。可见有关“智慧旅游”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总结近三年来有关智慧旅游的研究,可归纳为下面几点:
1、智慧旅游的概念
叶铁伟(2011年)认为,智慧旅游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疾患,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张凌云(2012年)认为,智慧旅游时基于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ICT)集成,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为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变革。目前可查有关智慧旅游的概念定义约有10种不同的说法,但大家一致认同并强调“智慧旅游”与“智能旅游”不可等同,“智慧旅游”是“智能旅游”的换代升级。
2、智慧旅游建设框架体系
刘军林、范云峰(2011年)首先提出了智慧旅游的支撑体系,包括云计算、物联网、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张凌云等(2012年)提出智慧旅游的CAA框架体系,认为智慧旅游的关键问题在于“明确开发主体、应用主体以及运营主体”,从能力、属性、应用三方面来构成,能力是指智慧旅游所需要的智能信息技术,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属性是指智慧旅游的公益性或者是营利性的选择,应用是指智慧旅游面向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游客、社区居民的功能应用;杨振之(2013年)从宏观战略层面提出的“智慧旅游”三大体系,即保障体系、支撑体系、应用体系。
3、智慧旅游应用研究
颜敏(2012年)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在分析南京市智慧旅游发展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旅游的具体发展策略。李梦(2012年)对九寨沟景区数字化进行了调查研究。侧重于现代信息技术(例如: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技术等)在智慧旅游建设中的应用效果,体现智慧旅游对“旅游者”、“企业”、“居民”“政府”等利益主体带来的价值。
作者:第一旅游网 通讯员: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旅游演艺: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之活化载体 2014/5/2 17:34:06
- 完善配套制度推动旅游法全面落实 2014/4/30 17:33:27
- 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如何融合发展 2014/4/28 17:31:10
- 深入贯彻旅游法打造旅游升级版 2014/4/25 17:29:41
- 旅游景区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方向:资产证券化 2014/4/22 17:28:22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