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黄河进行历史上第6次调水调沙,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出水口,两条“巨龙”吞云吐雾,气壮山河。天空中的蒙蒙细雨,加上“天瀑”所形成的雨雾,使无数有备而来的游客纷纷撑开雨伞,坝后公园一时伞花绽放,与雄浑壮观的“天瀑”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6月19日中午11时,一条“巨龙”从小浪底水库大坝的出水口闸门喷薄而出,巨瀑飞泻,惊涛拍岸,游客中惊呼一片。11时30分,又一条巨大的水瀑如蛟龙出洞,现场更加蔚为壮观,前来观看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五颜六色的伞花一时为宏伟的小浪底工程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 “本次调水调沙是三门峡、小浪底、西霞院三库联动,调沙的目的是通过塑造人工异重流,让黄河上游的泥沙尽量往下冲,实现下游河床下降,确保黄河安澜,造福人民。据了解,由于黄河连续实施调水调沙,下游河床已由过去每年抬高5~10厘米变为现在每年都要下降10厘米左右……”一位现场服务的导游不忘向游客介绍黄河调水调沙的相关知识。 黄委会有关负责人指出,经过5次调水调沙,黄河主河槽过流能力已由1800立方米每秒恢复到3500立方米每秒,今后将继续进行调水调沙生产活动,力争将黄河主河槽过流能力恢复到4000立方米每秒。 第二届黄河小浪底观瀑节于昨日同时开幕。6月19日上午,黄河小浪底水库一号和二号排沙孔同时开闸,黄河小浪底第六次调水调沙工程正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