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光山县,财政并不宽裕,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却不吝惜。 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强有力的助推,使光山县文化产业迅速膨胀起来,如今,该县共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089个,从业人员19700多人,每天进入这些场所工作和消费的有12000余人次。同时,给旅游业注入文化内涵,精心打造的鄂豫皖苏区、伟人故里、解放战争丰碑三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去年接待游客26万人次,收入近3000万元。 “光山花鼓戏”是光山县特有的民间艺术,近年来却面临着后继乏人、无法传承的窘境。为复兴这项民间艺术,政府先后募集资金200多万元,建立了5个培训基地,培养了200余名专兼职演员。今年年初,新版“花鼓戏”《夫妻观灯》、《顶椅》等还走进省人民会堂,获全省地方剧目展演金奖。 近几年,该县投入2亿多元,建成了全省县级一流的文化中心、一流的体育中心、一流的群众文化娱乐广场——司马光广场;“光山花鼓戏”被拯救并进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县发展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089个,扶持民间演出团体700多个……文化产业在光山县真正地“火”了起来。统计资料显示:该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已近2万人,近两年实现增加值2亿多元。 对文化产业的高投入,促进了经济的高增长,近4年该县GDP年均增长14.5%,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序中上升39个位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