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当龙门石窟荣升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之际,洛阳新闻网等各大网站上出现了一个“惊曝帖”:龙门石窟竟被一些外地景区“克隆”出来吸引游客!
拍案惊奇:龙门石窟竟遭“克隆”
16日,记者在洛阳新闻网“洛阳社区”找到了这个题为“看看无锡人仿造的龙门石窟”的帖子,立时被帖子里的一张图片惊呆了:在一片地势低平的陌生山体前,赫然出现了一个与龙门石窟奉先寺几乎一模一样的佛雕群,其主体造像布局同样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而且就连这9尊大像的残损部分,也与真正的奉先寺佛雕别无二致。不同的是,它们的大小体积无一例外地“缩水”许多,最明显的是主佛卢舍那,竟“缩小”了一半多,以至于和其他8尊大像一般大小,让熟悉龙门的人一看就觉得十分别扭。
尽管发帖者在帖子里未做任何文字说明,仅仅发了这张图片而已,但它对洛阳网友依然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力。连日来,这个帖子已被转发到多个网站论坛,引起了大量洛阳网友关注。有热心网友“报料”说,这个龙门石窟的“克隆品”,位于江苏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的太湖仙岛大觉湾内,随即,我们通过网络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原来,这个被当地人称为“仙窟荟萃之地”的景区,竟以微缩仿造的手法,同时汇集了敦煌、龙门、云岗、大足、麦积山等我国主要石窟艺术的精华,并因此吸引了各地游客到来。
网上调查:洛阳网友褒贬不一
在网上查证的过程中,我们还惊奇地发现,近年来,外地景区以龙门石窟为蓝本的“克隆品”绝不止一两处。这一现象是否与龙门石窟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位相悖?对于龙门石窟的家乡洛阳来说,这究竟是利还是弊?就此,我们首先在洛阳网友中展开了专项调查,结果发现大家的反应并不一致。
“支持派”认为,“这是在帮我们免费宣传龙门,是一件好事,没什么可担心的”。理由是:文物造假不同于商品造假,假文物越多,越能证明真文物的价值,而外地对龙门的“克隆”,也正好说明了龙门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此同时,他们“克隆”的只是龙门的表面,但龙门的内涵却是永远也“克隆”不走的,其中的价值差异,不仅在全国人民心里是有数的,而且迟早会吸引人们都来洛阳看看真正的龙门。所以,“既然咱手里有真货,而假的永远是假的,那么洛阳人不妨大度点,毕竟,龙门石窟是属于全世界人民的”。
“反对派”对这种“克隆龙门”冠之以“打击盗版”、“严厉打假”等字眼予以抨击。在他们看来,“克隆龙门”会给洛阳旅游带来很大的损失,因为这种缺乏神韵和灵气的“克隆”水平,“简直是对龙门石窟的亵渎,有损龙门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当外地游客看到这样的“克隆龙门”后,很有可能就不来洛阳看“真品龙门”了。有网友据此不满地说,“洛阳龙门,无锡却用来宰银子,他们咋不把龙门山也搬过去呢?”
权威声音:“这种做法肯定不妥”
“无锡还有个‘克隆龙门’吗?我们以前还真的不知道呢!”16日下午,在得到记者通报后,洛阳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这种做法肯定不妥”。
该负责人称,龙门石窟既是众所周知的世界文化遗产,又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世遗国际保护公约并未明确规定不得对它进行仿制,但我国文物保护法却有明文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修复、复制、拍摄和拓印,应当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严格执行相应的报批程序。而按照龙门石窟的保护级别,必须向国家文物局报批才可进行仿造等行为,与此同时,这种报批只能由洛阳有关部门提出,其他任何外地景区都不可能成为合法的报批主体。所以严格说来,外地出现的种种“克隆龙门”,都不符合法律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