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不断加快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焦作市旅游部门坚持把旅游宣传促销作为旅游中心工作之一常抓不懈,在注重宣传促销方法、形式和内容的同时,更注重了宣传经费的合理支出和使用效果,力促用最少的开支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追求资金使用效果的最优化、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焦作旅游及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推动了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节约观
节约历来都是治国之良策、育人之真言,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长期以来,市旅游部门坚持把树立正确的节约观作为做好旅游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利用每周五宣教等形式,增强大家的节约意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提倡节约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能为了节约而不工作、少工作,也不能为了工作而不计成本、不讲节约,而是要做到工作与节约两不误。通过树立正确的节约观,使节约成为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自觉行为。
突出重点,树立科学的节约观
焦作市旅游部门每年的宣传促销经费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必须树立科学的节约观,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讲究资金使用的适度和效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资金的最大效力。
——科学促销,增强资金投入的针对性。经过认真的市场分析研究,市旅游部门把主要客源市场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市场为半径600公里以内的周边市场,第二市场为半径600公里以外的国内市场,第三市场为海外市场。通过这种划分,使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增强了资金投入的针对性。如在初级阶段,宣传促销的主要目的是招揽人气,市旅游部门就选择本省和周边省市等费用相对较低的地方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和广告形象宣传,从而迅速占领周边客源市场。随着客源市场半径扩大至国内市场,焦作市旅游部门又把宣传促销的主阵地放在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媒体进行形象宣传,以求达到不断提高焦作山水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高端游客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焦作市旅游部门有选择性地开展海外促销,以提升焦作山水的国际影响力。
——奖励促销,发挥资金投入的引导性。激励措施是调控市场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市旅游部门在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中灵活运用了奖励促销手段,以调动市场、激活市场。2002年,焦作市旅游部门出台了专列包机奖励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旅行社主动向焦作市运作旅游专列的积极性。政策实施当年就引来7趟旅游专列,第二年又引来21趟,截至2006年年底共计引来专列119趟,产生了全国罕见的旅游专列带动市场火暴的轰动效应。
——着眼细节,杜绝资金使用的随意性。自2002年我市率先在全省推出大篷车宣传促销这一形式以来,为了节约经费,杜绝资金使用的随意性,每次外出宣传促销市旅游局机关只去两三个人,景区和旅行社派去的人员都是自己负担费用;每次外出都事先在家里把所有的文字材料准备好,给外地旅游局领导、旅行社老总赠送礼物都是自带的焦作山水画册、光盘等旅游宣传品和焦作地方特产,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的效果。 不断创新,树立发展的节约观
在开展形式促销、奖励促销的同时,焦作市旅游部门十分注重宣传促销方式、方法的创新,以节约经费为目的,追求宣传费用使用的最优化。
——开辟旅游专栏。2004年,焦作市旅游部门与中国旅游报社合作开辟了《我说焦作山水》有奖征文专栏,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从不同触角纵论焦作山水,先后在中国旅游报上刊登文章300多篇,使每一位喜爱焦作山水的人士都成了义务宣传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坚持优中选优。在同媒体的合作过程中,焦作市旅游部门把握一条原则,即坚持选择费用低、影响大的主流媒体进行合作,以追求宣传效果的最大化、资金使用的最优化。2003年,焦作市旅游部门在人民日报分两次刊登了一个整版广告,分别刊登了《焦作山水何以声名鹊起》和《解读“焦作现象”》两篇文章,在全国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焦作现象”随之成为业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省学习焦作旅游业发展的经验。
——实施感情促销。从某种意义上讲,感情促销比金钱促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更大、更深远,也更具人性化。为节约使用有限的宣传经费,每年年底市旅游局领导都要兵分几路,坚持到各主要客源市场,对为焦作山水游作出突出贡献的旅行社进行慰问,加深了与外地旅行社的感情交流与融通,强化了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建章立制,努力实现节约机制的长效性
为保证节约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市旅游部门从建章立制入手,切实堵塞资金漏洞,不断提高宣传促销经费的使用效能。为规范资金管理,焦作市旅游部门先后三次修订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了财务联签会审制度,杜绝了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同时,市旅游部门建立完善了公务接待管理制度、文印管理制度、电话费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既降低了能源损耗,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又提高了办事效率,推动了各项旅游工作的顺利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