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讯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视频资讯 政务信息 媒体互联 图片资讯 本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资讯
“五一”出游 陪您安全走好每一步
http://www.hnta.cn  2007-4-23 10:26:48  来源:今日安报 点击: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五一”黄金周马上就要到了,在这莺歌燕舞、花红柳绿的季节,相信不少市民早就做好了出游的打算,准备尽情舒展筋骨,体味一年观花望景的好时节。但“五一”期间各旅游景点、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人员流动频繁、相对密集,也是火灾事故的多发期。据统计,去年5月1日至7日,全国共发生火灾4665起,造成30人死亡,1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704万余元。如何才能让自己抛掉一切担忧,彻底放松地享受快乐而安全的出游呢?本期我们将紧跟您的出游脚步,从离家开始,一一介绍出游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防火安全措施和自救方法。

  第一站:离家防火千万莫忘记

  案例一:乱扔烟头酿大火

  2006年3月18日,周口扶沟县张横村一路人将未燃尽的烟头随意丢掉,造成十余农户先后过火,消防官兵用了近4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

  案例二:线路故障引火灾

  2006年11月28日,广西防城港东兴市解放路一居民住宅,因电器线路故障,引燃可燃物造成重大火灾。过火面积约350平方米,死亡7人,直接财产损失14.43万元。

  春季天气干燥,是火灾多发季节,临近5月,气温一直高升,易燃易爆物品极易引发火灾。另外,现代家庭电器数量不断增多,居民用电不规范的情况也越来越多,造成家庭火灾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据消防部门统计,在所有火灾比例中,家庭火灾已经占到了全国火灾的30%左右。仅2007年1至3月,全国居民住宅共发生火灾22159起,死亡407人,受伤131人,直接财产损失6362.3万元。

  一连7天的长假,对于准备全家出游的市民来说,这时的家庭防火安全更为重要。尤其平时家里就没有防火安全措施的市民,建议您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一定要在认真做好安全措施后再安心出游。

  先检查一下家里的易燃、易爆物品,如棉织品、火柴、打火机、汽油、鞭炮等是否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室内、走道、阳台及楼梯下等位置如果有积压堆放的垃圾、旧丝织物等易燃物品,应及时妥善处理。对家里存放的钾、钠、钙等化学物品也要小心搁置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火灾。

  离家前要将所有电器插头拔下,切断室内电源和燃气,防止家里没人时漏电、漏气引起火灾,同时关好门窗,避免飞来火种引发火灾。

  养有宠物的市民,即使是在市内出游,也要把宠物安置在邻居或者专门的宠物看管那里,避免家里没人时,宠物乱扒乱拉易燃易爆物品,引发火灾。

  第二站:

  乘车预防措施要到位

  案例一:无灭火器私家车烧毁

  2005年6月9日,一辆私家车在武汉吴家山三支沟加油站附近发生自燃,车内未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驾驶员及车上两名乘客见状弃车逃跑,一货车司机将该车电源拉断,切断油路才将大火扑灭。

  案例二:发动机起火烧毁车辆

  2007年2月5日下午4时左右,上海南北高架天目东路转盘道上一面包车发动机起火燃烧,由于油箱被引燃,火势迅速蔓延,面包车最终被烧成一个铁壳。

  “五一”期间,不少有车族都打算自驾游,但随着气温的升高,汽车发生火灾的几率也在上升。想让爱车陪您安全地长途跋涉,出行前的检修就少不了。

  首先,检查一下汽车的燃油管路接头有无松动,是否漏油,汽车轮胎气是否均衡、充足;车内螺栓、螺母连接的部件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及时拧修,但切忌拧得过紧,防止连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或使螺栓产生拉伸永久变形,造成滑扣或折断现象。

  其次,查看汽车线路是否老化、损坏,避免长时间行驶时因电线短路起火或者下雨天出现漏电情况。检查汽车刹车是否灵敏,汽车制动液是否有雨水漏入,以免有雨水的制动液在制动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高温使水汽化,造成制动失灵。

  再次,还要清洗发动机油污,清理车内携带的摩丝、香水等易燃易爆物品,随车配备避险警示牌、应急工具千斤顶、打气泵等。更重要的是随车配备灭火器,以便遇到汽车起火时能及时扑救,减少损失。

  最后,出游途中一旦汽车起火,车主要立即停车、关电源,迅速离开燃烧的汽车,用灭火器给油箱和燃烧的部分降温灭火,同时报警,没有灭火器或者灭火器数量不够的可以用衣服、棉被等扑火。

  乘车出游的市民,不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在人群挤压和长途颠簸中起火爆炸。在遇到汽车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时,应立即报警并想办法离开车辆,如若暂时被困车内,也不要太过惊慌,尽量使自己冷静下来,配合救援。

  第三站:

  住店遇火要冷静逃生

  案例一:楼层防火门未关闭

  1997年12月11日,6层高的黑龙江哈尔滨市汇丰大酒店发生火灾,由于该酒店违章采用大量可燃材料装修,水喷淋系统未开通,楼层防火门未关闭,致使31

  人死亡(其中3人摔死)、24人受伤。

  案例二:安全出口被锁死

  1999年12月26日凌晨3时许,吉林省长春市夏威夷大酒店地下洗浴中心因未熄的烟头和碎纸引燃了布门帘发生火灾,由于4处安全出口3处被封,唯一的通道又被浓烟和烈火封死,致使20人被烧死。

  现在不少宾馆、酒店功能复杂,可燃物品繁多,一旦起火,容易造成大面积火灾,且火势蔓延很快,灭火扑救和人员疏散都非常困难,极易造成重大火灾伤亡事故,所以,市民在选择宾馆、酒店时,一定要有消防安全意识。

  依据消防部门资料,现有的城市配备最高的消防车举高也仅仅能够到达15层,对于15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来说,现有的消防设备仍然是“鞭长莫及”。因此,市民应尽量选择楼层低的房间居住,万一遇到火灾,可以及时逃离。另外,入住宾馆、酒店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如果夜里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为防止吸入燃烧的有毒气体中毒或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撤离时要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采用低姿行走或匍匐爬行的方法。

  如若暂时无法从门撤离,楼层较低的市民(适于两层以内),可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

  品后直接跳窗,或用床单、窗帘等自制逃生绳索从窗户爬下。对楼层高的市民,则要冷静下来,用湿被子堵住门缝,防止烟雾进屋,然后打开洗浴室水龙头,将屋内可燃物弄湿,并到窗口前呼救等候救援,千万不要跳楼。

  第四站:

  游玩安全第一要牢记

  案例一:游人众多发生踩踏

  2004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县密虹公园举办的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的第六天,因一观灯游人在公园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造成踩死挤伤游人特大恶性事故,37人死亡,15人受伤。

  案例二:烧香引发大火

  2006年2月12日晚8时许,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四川省剑门蜀道核心景点剑门关的标志性建筑剑门关关楼二楼突起大火,由于整个景区消防设施简陋,缺乏水源,仅两小时,这个中外驰名的标志性建筑中的木质结构的绝大部分化为灰烬,直接财产损失3810元,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大火起因是二楼香火引起。

  长假期间,公共场合活动多,人员骤增。据了解,去年“五一”期间,我省共接待游客2001万人次。5月1日至6日,宝天曼、重渡沟等十多个景区每天有1万名以上游客因容纳不下而被疏导分流,其中云台山每天均有两万多人被分流,全省主要旅游城市和主要景区宾馆、饭店普遍接纳不下,不少景区预先准备的帐篷也被抢订一空。如此庞大的游客数量,一旦发生火灾,就算消防通道再多,消防装备再齐全,慌乱中的人们也只能乱作一团,极有可能出现踩踏事故或者造成个人财产丢失。

  市民在旅游景点游玩时,要时刻牢记安全。不要乘坐超载和缺乏救护设施的船,不夹带危险物品上船。也不要为了寻求刺激,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选择深水或激流处行船。

  登山时,尽量走景区开辟的山道,不要冒险选择无人走过或安全设施不到位的小道,以免迷路或出现意外。不要随地乱扔烟头及其他可燃垃圾,以免留下火灾隐患。

  若遇到发生山火,应当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附近有水的话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湿,这样就多了一层保护,然后要判明火势大小、火苗燃烧的方向,应当逆风逃生,切不可顺风逃生。当烟尘袭来躲避不及时,应选在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地卧地避烟,不可选择低洼地或坑、洞,因为低洼地和坑、洞容易沉积烟尘。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如果时间允许,可主动点火烧掉周围的可燃物,当烧出一片空地后,迅速进入空地卧倒避烟。

  出游小贴士

  1.带一把手电筒,夜间遇到大火烧坏电路,可用手电筒及时逃离。

  2.带一双手套,登山时可以握紧护栏绳索,遇到火灾需要搬移障碍物时,可以避免手被炙热物体烫伤。

  3.带一把小折叠伞或雨衣,即使出游遇到雨天,也依然可以雨中踏青。

  4.办一份旅游意外伤害险。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 相关资讯  
“五一”出游 陪您安全走好每一步...2007-4-23
五一黄金周旅游提示 谨防假货及强迫自费...2007-4-23
五一出游购买旅游险全攻略...2007-4-23
第六届“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正式启动...2007-4-23
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隆重举行...2007-4-20
 □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 图片新闻
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视频]
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视频]
中国广播网河南分网正式开播
中国广播网河南分网正式开播
杨盛道:河南旅游演艺的重大突破
杨盛道:河南旅游演艺的重大突破
[ 合 作 媒 体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旅游网 | 大河网 | 商都网 | 新华网河南频道 | 人民网河南视窗 | 河南新闻网 | 中原网 | 河南电视台 | 今报网 | 河南广播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虚位以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河南省旅游局主办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承办并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证号:B2-20040057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1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