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讯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视频资讯 政务信息 媒体互联 图片资讯 本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前沿
黄帝拜祖大典之后的浅思考
http://www.hnta.cn  2007-4-20 15:08:43  来源:河南省旅游信息中心 点击: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昨天隆重举行,全球的目光聚集河南,河南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河南寻根拜祖仪式受世人关注
    进入四月,河南各种寻根问祖活动相继展开,据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统计,春节以来,我省各地先后举办张仲景诞辰纪念、老子文化庙会及诞辰纪念、淮阳公祭羲皇大典、郑州炎黄二帝塑像落成典礼、新郑黄帝拜祖大典、焦作祭拜神农大典、安阳颛顼帝喾陵祭祖节等重大活动,都以怀念先哲,追忆祖先为主旨,通过各种活动弘扬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此外各姓氏社团组织,如刘姓、廖姓宗亲,也有组织的来到姓氏发源地,进行寻根问祖和访问活动,开始了丁亥年民间寻根问祖活动的序幕。中央电视台三个频道和河南卫视对昨天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报道,使全球的目光聚焦河南,河南再次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
“拜祖到河南”即将成为“潮流”
    按照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的说法,“拜祖到新郑,祭祖到黄陵”,两项活动遥相呼应。而据了解,河南寻根文化资源可谓得天独厚,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伏羲、神农、女娲;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以及燧人、少昊、大禹、共工等人文始祖均在河南活动,有些生于河南或葬于河南,至今均留有历史遗迹。我国姓氏历史数千年,曾出现过2.3万多个姓氏,有文字可考的3000个,起源于河南的约1800个。不管是宋代开始流行的老《百家姓》还是近年科学排序出的新《百家姓》,起源于河南或重要分支起源于河南的达到七十多个。无论怎么讲,河南都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可以在河南寻到自己的“根”。在河南,不仅是黄帝故里,淮阳太昊陵、西华娲皇宫、焦作神农山、安阳颛顼帝喾陵、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鲁山昭平湖、卫辉比干庙、叶县叶公陵、姜太公故里、许由故里等等,每一处文化胜迹,都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寻根问祖者,成为河南文化传播的稳定的、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河南正在逐步成为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世界华人的拜祖胜地。
拜祖之外,收获非常;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为把黄帝故里景区打造成全国一流精品景区,郑州市和新郑市计划投入3.5亿元,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改扩建,其中一期投入1.1亿元,涉及拆迁、改建、改造等大小工程15项。如此力度不可谓不大,因为新郑市2006年的财政收入也才7.3亿元。另据记者了解,位于郑州黄河岸边的炎黄二帝塑像,是1987年海外华人发起募捐开始建造的。但由于资金缺乏,塑像建造在2003年一度搁浅。在郑州市政府的支持下,2004年停滞多年的工程再次开工。2005年,香港豪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介入。炎黄子孙捐款、招商引资和政府投资前后共同投入1.8亿元人民币。鹿邑、淮阳、焦作等地,为筹备拜祖(祭祖)活动,也下大力气对景区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我们要向陕西祭陵、山东祭孔活动取经。”王全书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讳言,“比如可设民间主祭人,拿出若干点火上香、敬献花篮的名额面向海内外企业界进行市场化操作。向来宾馈赠的礼品,也可用出售冠名权的方式,由知名品牌公司承担。郑州市、新郑市还要研究拿出几块地方,设立‘敬仰林’、‘子嗣林’、‘功德碑林’,并规范运作,融公益性与营利性为一体。”这些运作其实已经部分变成了现实。在“商都网”的拜祖大典专题网页上,与“典礼动态”、“祭文欣赏”等栏目赫然并列的,还有“招商引资”。网站上同时有大幅广告称:发送祝福语或简短祭文短信到指定号码,就有机会加入“特约回家团”,并有“精美礼品”相送。这些都在显示,市场已经潜移默化融入整个文化活动。
    更大的好处显然还是拜祖活动吸引来的大量游客。去年的首届拜祖大典举办后,郑州市旅游市场增长显著。据郑州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316万人次,同比增长28.7%;国内旅游收入223.5亿元,同比增长29.2%,是历年中增长最快的。尤其是新郑市自去年三月份开始免除景区门票后,景区几乎日日“爆棚”。去年拜祖大典后三天内游客量突破15万人,相当于2005年全年游客数量的四分之一。2006年4月份,新郑总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00多万元,其中黄帝故里景区接待游客75万人次,直接经营收入60多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倍和15倍。仅“五一”黄金周期间,新郑全市共接待游客50.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倍。“三天”>“一季度”、12倍、15倍、13倍,多么鲜明的对比!这就是拜祖大典带给河南旅游的收获。
    除了直接提升旅游收益,拜祖活动还搭建了一个引资平台。去年的拜祖大典结束后,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秘书长、代表团团长任兴亮曾向郑州市政府表达了征购土地1200亩、总投资30亿元建设一座华侨城的意向,并确定未来3年,由世侨会牵头,在郑州完成投资100亿元。2006年拜祖大典期间,新郑市与客商签约合作项目36个,总投资额73.2亿元,彰显出旅游招商、节会招商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中,投资2.6亿美元的美国黑马集团煤化工项目和投资18亿元的李粮店煤矿成功签约,为新郑循环经济发展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大典之后,又有一些国内知名公司来到新郑寻求合作伙伴,随着一批新的项目签约、落地,全市掀起了新一轮的项目建设高潮。截止到4月20日,全市投资2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累计达到136个,计划总投资104.8亿元,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54个。
    在昨日的拜祖大典结束后,在新郑市情说明暨项目签约仪式上,福州华冠集团与龙湖镇签订了纺织品生产项目,香港汤始有限公司与郭店镇签订了管桩生产项目,四川康泰塑胶有限公司与和庄镇签订了塑胶制品生产项目,台湾客商刘克师与郭店镇签约了超硬材料生产项目,河南花花牛乳液股份有限公司与港区签订了乳产品生产项目,香港加价集团与梨河镇签订了食用油生产项目,河南煤炭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龙湖镇签订了钢结构、汽车弹簧及矿井架生产项目,上海金丝猴集团与港区签订了物流仓及食品加工生产项目,河南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与薛店镇签订了总投资8000万元的速冻食品生产项目。
    拜祖大典所带来的“经济利润”显而易见。
    寻根活动亟待整合、提高、做精
    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介绍说:“举办拜祖大典是实现河南两个跨越,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载体。拜祖大典是提升河南形象的强势品牌,也是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的得力举措。去年我们成功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后,河南一大批历史文化资源所在地纷纷表达了合作、整合的强烈愿望,拜祖大典的品牌效应得到初步显现。今后我们将继续抓住黄帝故里和黄帝文化这一历史文化主线不放松,加快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历史进程。”
    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新斌研究员认为,中原文化的本质是根文化,河南根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姓氏资源和名人资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和开发,河南根文化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河南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重点,并形成了寻根经济.根文化不仅是维系海内外华人的重要纽带,而且将在打造河南文化强省、实现中原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省寻根文化资源丰富,但各地也出现各自为政、格调不一的局面,一些景区基础上还不够完善、服务水平不高,活动组织也不够完备,宣传不到位,影响范围有限,品牌效应不明显。黄帝拜祖大典可以说是“东西好、又会吆喝”。黄帝拜祖大典的成功,也给各地树立了“精品、极品、绝品”的典范,成为各地效仿的“楷模”。省内的寻根旅游资源和各种拜祖、祭祖活动,除了自身建设和组织上要“高起点、新思路”,不断追求高品位以外,还要和相关文化活动和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组合线路,凝聚合力,这样不仅将提高活动内涵和外延,还可真正达到凝聚民族意志、提升河南形象、吸引八方游客、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 相关资讯  
黄帝拜祖大典之后的浅思考...2007-4-20
中国广播网河南分网正式开播...2007-4-17
 □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 图片新闻
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视频]
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视频]
中国广播网河南分网正式开播
中国广播网河南分网正式开播
杨盛道:河南旅游演艺的重大突破
杨盛道:河南旅游演艺的重大突破
[ 合 作 媒 体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旅游网 | 大河网 | 商都网 | 新华网河南频道 | 人民网河南视窗 | 河南新闻网 | 中原网 | 河南电视台 | 今报网 | 河南广播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虚位以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河南省旅游局主办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承办并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证号:B2-20040057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1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