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中原大地草长莺飞,百花争艳,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10日至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到我省三门峡、洛阳等市视察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李铁映强调,要充分发挥河南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努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河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德经》的地方。10日下午,李铁映一行来到三门峡市函谷关古文化游览区。他一边察看建筑和文物,一边向随行的省、市领导询问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情况。李铁映说,三千年的函谷关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可谓自古英雄出函谷。函谷关的悠久历史和老子在此创作《道德经》的史实,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河南独有的文化资源,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要认真挖掘整理,使其传承下去。要把发生在函谷关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用塑像、壁画等形式展示出来,把历史事件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等三要素展现出来,并借助现代传媒工具进行宣传,以增加景区的内涵和吸引力。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用科学的办法保护历史遗迹。他强调,河南包括三门峡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方面,要注意采取市场化、社会化的办法,提高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对景区要做整体规划,把传承历史文化和发展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旅游开发一定要在研究挖掘历史文化的内涵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使旅游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11日至12日,李铁映在洛阳先后视察了第25届洛阳牡丹花会精品牡丹展、中国国花园和王城公园的牡丹栽培情况,参观了洛阳市牡丹画精品扇面邀请展,并出席了河南省第25届洛阳牡丹花会庆典晚会。在洛阳王城公园明堂前的花圃内,李铁映一行挥锹种下了25株牡丹和3棵广玉兰。 李铁映对洛阳牡丹和洛阳牡丹花会寄予更高的期望。他指出,洛阳是闻名天下的九朝古都,要充分利用九朝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牡丹资源,搞好市场、营销设计,提高牡丹商品化水平,满足现代市场需求,逐步把牡丹产业和旅游业做大做强,让古城洛阳和洛阳牡丹交相辉映,把一年一届的牡丹花会办成牡丹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一要培育更多的牡丹新品种,加强公园内道路两侧牡丹的造型设计,把园林艺术更多地运用到牡丹园区,进一步提高园艺观赏水平,让国内外游客观赏到千姿百态的牡丹,增添游人观赏牡丹的情趣。二要把牡丹销售、牡丹宣传作为牡丹花会的重要主题之一,努力开发出更多、更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牡丹旅游产品。要致力礼品牡丹的开发,设计出便于携带、便于运输的包装,让人们不仅能买到漂亮的牡丹画,还能买到真的牡丹花。三要加大宣传力度,牡丹展区、公园等地要准备大量的牡丹说明书,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赠送,要采取各种方式普及牡丹知识,宣传牡丹的美好形象。四要促进牡丹产业化的实施,在培育、嫁接、插花、销售等领域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继续扩大出口规模,争取把洛阳牡丹销售量增加到每年100万株。五要敢于研究、勇于解决牡丹冬眠、无土栽培、培育小盆矮株牡丹等技术难题。同时,在资金上给予牡丹研究机构大力支持,让研究所多设置一些课题进行研究,集中牡丹专家力量,争取多出成果。 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连朝以及三门峡、洛阳等市领导同志随同视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