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年初一至初七,全省各地气候宜人,方便出游,春节黄金周旅游掀起了入冬以来的新高潮,多数文化景区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据统计,全省共接待旅游者605万人次,旅游收入20.8亿元人民币,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6.4%和19.9%;实现综合经济效益87.5亿元人民币。全省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较好地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全省文化景区游客骤增,彰显河南文化旅游魅力。全省文化景区游客普遍增多,平均增幅在30%以上。其中郑州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巩义康百万庄园等沿黄文化景区更是游人如潮,游客同比分别增长35%、81.8%和80%。一是境外游客骤增。由于“中原文化港澳行”等系列活动的持续宣传效应,强力拉动了港澳及东南亚客源市场,“来中原过年,体验中国文化”正成为境外特别是港澳、韩国游客来我省旅游的新潮流。港中旅、康泰、永安等香港三大旅行社的千人团、韩国2架次包机200余人、马来西亚170余人、台湾149人、泰国120人的团队等,共1.8万人次境外游客来我省过大年、包饺子,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同比增长50%以上,创春节黄金周历史新纪录。二是外省游客骤增。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等市省外游客比例持续攀升,省外客源地主要为广东、北京、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省市。其中,郑州过夜旅游者省外游客占58.3%,首次超过省内游客。特别是郑开大道的开通大大带动了开封旅游,开封各大景区爆满,饭店、餐馆生意兴隆,大街小巷川流不息,再现昔日古城的繁荣景象。该市共接待游客127.3万人次,同比增长65.5%,带动相关产业收入增长50%以上。其中清明上河园7天共接待游客4.19万人次,同比增长1倍以上。三是省内游客骤增。“河南人游河南”仍是春节黄金周旅游市场主体,占全部游客的50%以上。
二、城市及近郊游、自驾游渐成主流,传统节日风俗悄然变化。一是从出游目的看,以家庭、亲友团聚出游、休闲康乐、享受生活为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以及传统观念的变化,人们过年已由过去在家团聚逐步向以家庭、亲友结伴出游转变,出游团聚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占全部游客的70%以上。二是从出游距离看,省内游客以城市近郊等短线游为主。全省各个城市的公园、游乐场所及农家乐等短线游都呈火爆之势。郑州、洛阳、平顶山、济源等各市新区和郑州世纪欢乐园、濮阳绿色庄园等城市公园每天都游人如织,郑州世纪欢乐园接待游客7.5万人次,同比增长72.7%。特别是各地精心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如郑州市城隍文化庙会、商城文化庙会,鹤壁浚县大伾山庙会,洛阳香山寺盛世钟声迎新年等民俗表演活动,都对当地和周边客人产生了很大吸引力,呈现出欢乐祥和的喜庆场面。鹤壁浚县大伾山庙会共吸引表演团体20余个,7天游人达到11.9万人次。三是从出游方式看,以自驾游为主。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出游大多以自助游、自驾游为主,在通往全省各大景区的公路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私家车络绎不绝,自助游占全部游客的60%。云台山景区仅北京一地的自驾游车辆就达200余辆。
三、综合消费大幅增加,产业格局明显显现。春节黄金周旅游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条,提升了综合效益。郑州机场进出港游客增长了33%,增加航班84架次,其中包机5架次。还带动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消费增加。年前各星级饭店推出的年夜饭早早被预订一空,星级酒店、社会餐馆收入增幅高出平时10%以上。省会郑州星级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达51%,同比增长近5个百分点。全省各大温泉度假区都人气兴旺,其中鄢陵花都温泉度假区日平均接待量达800人次。全省各大商场、超市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人流、物流、资金流达到入冬以来高峰。据调查,全省购物消费同比增长18%,其中郑州丹尼斯百货初一至初五营业收入达4131万元,同比增长31%。
四、文明旅游程度有所提高,旅游市场安定祥和。随着全国文明旅游专项活动和“和谐城乡年”主题旅游活动的开展,针对去年部分群众对我省旅游行风不满意的实际,全省旅游系统采取相应措施,硬起手腕抓行风,从积极改善服务,检查旅游安全设施,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构建诚信旅游体系入手,大力开展了行风整顿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温馨河南、宾客至上”的河南旅游服务品牌效应开始显现。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共接到6起旅游投诉,同比下降25%,为历年黄金周投诉率最低,且无重大旅游投诉,全省春节黄金周旅游呈现出欢乐祥和的良好局面。
河 南 省 旅 游 局
二○○七年二月二十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