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讯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视频资讯 政务信息 媒体互联 图片资讯 本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互联
西游记之源--河南碴岈山
http://www.hnta.cn  2004-11-15  来源:河南省旅游信息中心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后,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尤其是《西游记》续集的播出。让人们在大饱眼福之余,更对镜头中的奇山秀水赞叹不已。多方打听才知《西游记》续集的 拍摄地就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酷?山。
  ?酷?山何以被选为《西游记》续集的外景地呢?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酷?山与《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先生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淮安才子吴承恩生前何以与?酷?山结下不解之缘呢?最近,笔者在江苏省淮安市的吴承恩故居多方采访,查阅大量典籍,确认: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故事的源头就在?酷?山,石猴就是孙悟空的化身,?酷?山就是花果山。
  (一)吴承恩登上?酷?山,观天地造化,抒胸中块垒,始作《西游记》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县)人。吴承恩一生坎坷,在科举场上很不得志,直到40岁才得了个“岁贡生”。吴承恩才华横溢,但终因官场郁郁不得志,晚年归隐后放浪诗酒,开始倾心创作《西游记》。其实在下笔创作《西游记》前,吴承恩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打腹稿,经常向家人、朋友讲述创作《西游记》的情节、故事。嘉靖四十三年,吴承恩被委以浙江长兴县丞。其间吴承恩结识了湖州府长兴人徐中行,两人成了莫逆之交。
  徐中行任河南汝宁知府期间,遍游天中胜景。当他结识吴承恩之后,听说吴承恩在写作一部奇书,名曰《西游记》,十分赞赏。他多次向吴承恩讲述汝宁府境内的?酷?山景色,并推荐道:“写《西游记》”不可不走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可不到?酷?山,那真是个风景绝妙的好去处啊!”
  后来吴承恩因私自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被弹刻下狱。徐中行设法救吴承思出狱并劝他远行以避祸。吴承恩问行往何处,徐中行说:“可往河南汝宁府?酷?山,—来避祸,二来可激发创作《西游记》的灵感。”
  后吴承恩由扬州抵南京,乘船溯江而上到达武汉,再由京汉故道骑驴至汝宁府地,终于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秋天,登上了?酷?山。
  金秋的?酷?山格外迷人,危峦耸峙,群峰叠翠,风虚则鸣,层林尽染,犹如仙山琼阁。吴承思兴致勃发,当他步入石猴院时,不禁一下子惊呆了。面前这天造地设、惟妙惟肖的石猴形象如同黄钟大吕撞开了他酝酿创作《西游记》的艺术闸门,吴承恩感到是冥冥之中的上神指引他来此仙山,与这石猴进行历史性会面的,不禁热血沸腾。随行的椎夫见他如痴如醉的模样,便向他绘声绘色地讲述了石猴的传说。相传碴蚜山的石猴约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是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政历二十四气而长成的,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封所设。这个石猴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又得仙人指点,久而久之就会了七十二般变化。这石猴颇通人性,心地善良,被山上的猴们尊为王。这猴王经常变成农人来到山下帮助穷苦百姓做事,很受百姓们的欢迎。?酷?山下有个海眼,直通东海,这石猴就是从这海眼里钻到东海龙王那里,向龙王借得了如意金箍棒的,如今金箍捧就插在背后里。当然,砍樵人还向吴承恩讲了许多关于石猴的传说,直说得吴承恩心驰神往,情不能禁。
  当下,吴承恩决定住在?酷?山上的石洞里,好好考察一番?酷?山风光。吴承恩住下后,每天在?酷?山上游玩,有时下到山下和百姓交谈, 在交谈中了解了许许多多的神奇传说故事,有猪八戒的传说、太白金星的传说、黑风洞的传说等等。这些神奇的传说,丰富了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素材,?酷?山风光开阔了他的视野。就在石洞内吴承思开始了《西游记》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拾。
  因为吴承恩说话是江苏口音,?酷?山的老百姓称他为“吴蛮子”又把他住过的山洞呼为“吴公洞”。
  当然,《西游记》的故事是经过长期的流传和许多人的创作,最后由吴承恩作了总结性的再创作而后写定的。但可以说,没有关于《西游记》的民间文学,就没有吴承恩的《西游记》;没有?酷?山之行遇石猴,就没有吴承恩创作孙悟空的灵感。关于吴承恩在?酷?山的传说,我们将另文论述。
  (二)?酷?山志怪志异的传说故事,为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诸多故事的主干。
  关于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西游记》是借助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与妖魔鬼怪斗法的形式,讽刺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发泄了作者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哀怨情绪。在这一点上,?酷?山民间故事多借助神怪斗法,达到惩恶扬善 的目的,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西游记》一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多精心改造过的?酷?山民间传说的影子。
  首先,吴承恩运用?酷?山民间传说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及白龙马、太白金星、老龟精、莽蛇精、柳树怪等诸多神怪形象。在?酷?山民间传说故事集中,可以看到不少关于石猴的传说,如石猴大战黑蟒精、石猴大闹蟠桃会等。这些传说均被吴承恩在创作中融会贯通地塑造成了孙悟空的形象。?酷?山上的八戒石惟妙惟肖,仿佛是大快朵颐之后在偷懒睡觉,围绕八戒吃西瓜、八戒斗恶龙等等多篇故事,在?酷?山人的眼里,猪八戒是一个憨厚可爱的人物,老实忠厚、心地善良,惟—的缺点就是有点懒惰。这在《西游记》中可以略见一斑。
  ?酷?山上多洞穴,有黑风洞、折月山连环洞、无底洞、星星洞、桃花洞等大大小小的洞穴,每处洞穴均有几个传说,而《西游记》中有很多篇章写到洞穴妖精与师徒斗法的情形,如黑风洞的黑熊怪、云栈洞中的猪八戒、碗子山波月洞中的黄风怪等等,均与?酷?山上的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次,吴承恩运用?酷?山民间故事设计了《西游记》中诸多情节的故事主干。在?酷?山民间传说中,“仙家洞的由来”、“?酷?山的传说”、“象山和狮子山”等篇什中,均有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情节,而且蟠桃 会不是被石猴搅了,就是被蝙蝠仙子闹了,总也没有开成功。这些情节 无疑加入了“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的章节中。
  再次,“西游记”中很多方言土语与?酷?山区的方言俚语一样。如《西游记》中“呆子慌了,往山坡下筑了有三尺深,下面都是石脚石根, 扛住钯齿。”在?酷?山方言中,“扛”指的是被硬东西顶住了,人们喜欢说“扛”住了。又如“斗不数合,小龙委实难搪,将身一晃,变作一条小蛇,钻入草科中去了。”在?酷?山区方言中,“草科”指生长着的草丛,如“一头钻到草科子里去了”。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通过调查考证,我们发现吴承恩所创作《西游记》与?酷?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可以说《西游记》中的妖魔神怪的故事都有?酷?山传说 的痕迹。当然,一个作家的创作是受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的,创作素材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厚积而薄发。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素材,绝不仅仅局限于?酷?山的传说,他的视野是十分开阔的。但是,?酷?山及 ?酷?山的传说故事无疑对吴承恩的创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志威 )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 相关资讯  
西游记之源--河南碴岈山...2004-11-15
 
 □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 图片新闻
河南魅力借旅姐巡游“东风”传遍全球
河南魅力借旅姐巡游“东风”传遍全球
云台山嵩山入选首批国家遗产预备名录
云台山嵩山入选首批国家遗产预备名录
开封市第三届荷花艺术节隆重开幕
开封市第三届荷花艺术节隆重开幕
[ 合 作 媒 体 ]    河南电视《旅游频道》 |  河南电台旅游广播  |  东方今报  |  河南报业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虚位以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河南省旅游局主办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承办并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证号:B2-20040057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1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