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6日至23日,郑州市经贸文化旅游推介团以“中原文化港澳行暨2007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为契机,在澳门、香港地区相继展开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经贸文化旅游推介活动,郑州以3600年历史积淀的古都魅力和充满发展潜力的未来,在濠江之畔、香江之滨吹起清新的“中原风 ”,郑州与香港、澳门地区的合作揭开了全新的一页。 郑港澳合作源远流长 郑州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60年代,河南就是香港肉、蛋、禽的主要供应地区,双方经贸合作有着良好的传统。香港已经成为河南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和重要的外贸合作伙伴。近年来,伴随CEPA的实施,港澳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合作领域日趋广泛,香港已成为河南第四大出口市场,也是河南省最大的外来投资来源地。 2006年,郑州市实际使用来自香港的外资1.61亿美元,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总额6.14亿美元的四分之一强,香港已成为郑州利用外资第二大来源地。香港还是郑州重要的出口地区和进口商品来源地,同时,来郑州旅游的游客中,港澳地区的客源也在不断增多。 作为进一步提升郑州与港澳间合作的绝佳平台,郑州与港澳地区对此次经贸、文化、旅游推介交流活动给予高度关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十分重视此次招商活动,郑州市组织了由市长赵建才带队的阵容强大的代表团,成员来自各县(市)区、开发区及部分市直部门,涉及经贸、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总人数达到100多人,创郑州历年赴港澳推介团队规模之最。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此次推介交流活动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唐英年等人先后会见了郑州代表团成员,就密切郑、港、澳间的经贸合作进行了会晤交流。 港澳吹来“中原风” 诚挚的交流和深入的恳谈成为郑港澳间寻求合作的新方式。1月16日至23日,赵建才率郑州代表团先后拜会了澳门特区、香港特区政府,中央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与港澳工商界团体频繁会面,接受媒体采访。 港澳各大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重要时段,刊播河南、郑州代表团招商推介活动的情况,一股清新的“中原风”劲吹港岛。 郑州市代表团还先后拜会了百事国际集团、香港中联办、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华润集团、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丽新集团、香港会议和展览业协会、香港物流协会等港澳地区政府社团组织。 “没想到郑州这些年取得了这么了不起的成就!”许多香港工商界人士重新认识了中原腹地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他们在会谈时表示,香港在服务业、旅游业、会展业、物流业等方面有优势,郑州则有较好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双方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国际投资机构与郑州加强合作,可谓商机无限。 郑州的商机究竟在哪里?为了实现合作双方的无缝对接,郑州代表团专门召开了2007郑港经贸合作交流恳谈会。赵建才市长结合郑州未来的发展重点、从投资者的角度,为广大客商分析在郑州投资的成本优势,诠释郑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蕴含的商机,包括在“郑汴一体化”建设中的商机、在郑州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商机、在郑东新区建设和郑州老城区改造中的商机、在郑州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商机。同时,赵建才还代表市政府庄严承诺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效率,消除了客商投资的后顾之忧,引起了客商的广泛共鸣。
经贸文化交流收获丰厚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成为郑港澳推介活动的一大特色。推介活动中,郑州经贸文化旅游代表团以客商为中心,改变以往对多个项目全面推介的方式,对影响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对客商有强烈吸引力的项目进行重点推介。 在合作交流恳谈会上,郑州市向客商重点推介了“郑汴产业带”、“郑东新区服务贸易”、“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东新区文化广场”、“商都文化苑”、“黄帝文化苑”和“郑州航空港区”等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发展潜力大、前景好、影响深,引起了客商的浓厚兴趣。 经过前期深入对接,一批郑港澳间的合作项目成功签约。在中原文化港澳行暨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上,郑州市累计签约项目8个,项目投资总额6.43亿美元,合同外资额2.9亿美元,其中,既有年产5万吨铝板、铝材加工项目,也有电子元器件研发项目,郑港合作项目的质量正在显著提升。 此次郑、港、澳经贸文化旅游推介活动,除了深入的经贸合作交流以外,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在香港成功公演,引起巨大轰动,《风中少林》所体现的五千年华夏文明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观众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 黄河香江一脉牵。古老的中原大地蕴藏了太多的神奇,郑州与香港、澳门虽远隔千里却有割不断的情谊。古老的中原大地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不久的将来,郑州与港澳的合作将谱写出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