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记者在南阳社旗县赊店镇“明清一条街”南磁器街看到,工人正在加紧修复“福建会馆”。同时,曾参与过少林寺和武当山等仿古建筑的工匠方兆林等木雕高手,也正在修复永庆街木牌坊。 据悉,清康熙至嘉庆年间,赊店先后云集了长城内外、纵贯江南沿海数省商贾600多家。江西、湖北、陕西、山西等地商人纷纷兴建会馆和庙宇,作为敬神求财、同乡聚会之所。然而,“福建会馆”却别开生面、独树一帜,虽没建庙,但在馆内敬奉“龙王”、“关帝”牌位,以祈佑行船风顺、利市生财。 “福建会馆”于嘉庆元年兴建,会馆地址选在全镇制高点———南磁器街南端,坐西向东,其格局是集经商、娱乐于一体的一进二群楼庭院,形成“日”字形,寓“日日高升”之意。然而自咸丰到光绪之时,外侵、内祸,又遭连年荒旱,生意日趋萧条,福建商贾无奈返乡。其后土匪打进赊店,几乎将所有临街门面楼房和富户宅院焚为灰烬。时局稳定后,福建会馆又逐渐修复,重建的会馆远不及往昔的豪华,但仍不失古色风韵。 该县文化局局长赵华平告诉记者,在江北,南方会馆寥寥无几,因此赊店镇的“福建会馆”有较高的价值。永庆街木牌坊构思精巧,刀法精细,层次清楚,线条均匀,具有浓郁的国画风格。这两个景点的修复,将与“明清一条街”上的山陕会馆、镖局、票号、厘金局等一起,构成中原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是研究明清代商业文化的活标本,成为赊店古镇又一历史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