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济源“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实现了“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59.65万人次,同比增长19 %;旅游综合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8.9%。整个黄金周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没有接到大的旅游投诉案件。
一、“十一”黄金周我市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品牌效应逐步凸现
节前,适逢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申报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喜获丰收,小浪底景区又被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慕名前来参观游览的客人大幅增加,城市品位的提升,世界级品牌的获得,以及前期大量工作的开展和媒体的宣传,使王屋山景区成为游客参观的热点,旅游热销场面贯穿黄金周始终。旅游团队和散客都有大幅增加。据统计,黄金周期间王屋山景区平均日接待游客近三万人,其中10月5日,接待游客3.79万人,超过最佳接待量,是历来黄金周从未有过的现象。从车辆牌照显示的信息来看,王屋山景区外地游客占到90%以上,游客来源覆盖了全国除西藏、青海等少数省份以外的近三十个省、市。滚滚客流也给城市带来滚滚财源,黄金周期间,济源市各大商场、超市、饭店等均呈现出人员爆满的景象。过夜游客明显增多,据统计,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市星级宾馆入住率均在90%以上。
自驾车游渐成主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旅游消费理念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了经济实惠、轻松温馨的黄金周短线旅游。加之去年济洛、济焦两条高速公路通车,使省内自驾车游客进入济源景区更加便捷。“十一”黄金周期间,市各景区停车场爆满,通往景区的道路上,车辆络绎不绝。据统计,五龙口、王屋山两个景区每日停车量均在千辆以上,自驾车旅游占散客旅游的七成以上。自驾车游客不仅有来自焦作、郑州、洛阳、许昌、鹤壁等省内地区的,也有不少来自山西、陕西、山东、北京、内蒙古、浙江、辽宁等外省。
文明旅游渐成风尚
今年起,国家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了“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提升”活动。济源市旅游行业单位也即时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中国公民文明出境旅游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的培训教育,并在游客较为集中的场所通过鲜明、醒目的标语、标识等进行提示,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造势,取得了明显成效。不文明行为少了,文明语言多了,文明行为多了。服务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更加和谐的关系,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分析今年“十一”黄金周该市旅游市场异常火爆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从外因来看:一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申报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成功,使该市城市知名度和市场吸引力大大增加,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二是去年济焦、济洛高速公路的通车,使市的可进入性增强,短线、周边自驾游更为便捷。从内因来看:主要是近几年来我市所采取的加快旅游精品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狠抓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和规范经营,注重整体形象提升和素质提高等一系列措施,使该市的旅游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旅游形象有了较大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游接待能力仍然不足的问题。“十一”黄金周该市游客数量剧增,尤其是自驾车游客数量较以往大幅增加。但现有的旅游接待设施与游客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景区内部设施、宾馆酒店数量、交通运力数量档次、旅行社导游数量、素质仍然存在不足。
旅游要素不够配套完善的问题。济源市旅游购物、餐饮等环节还很薄弱,成为制约分流游客、拉长消费的重要因素,影响了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服务质量急需提升的问题。针对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新特点,在改善服务、提升质量方面,我们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