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专家评审组一行5人将抵达济源,对邵原中国女娲神话之乡进行考察评审。
近年来,济源市邵原镇党委、镇政府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从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高度出发,着力开展神话传说资源的发掘、研究、保护和利用工作,并积极向河南省民协、中国民协申报女娲神话之乡。 中国民协对此项申报高度重视,专门抽调5名专家组成评审组,前来我市进行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评审。如果考察评审合格,邵原将有望被命名为中国女娲神话之乡,邵原乃至济源将又有一张靓丽的“名片”。
邵原古称邵州,曾为东周召公采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流传着众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如女娲补天、抟土造人、蚩尤大战等,且有惟妙惟肖的象形物证,被海内外诸多学者誉为“中国神话故事的发源地”。邵原镇小沟背景区有一条长约三千尺的河谷,遍布着大小不等的五色砾石。该砾石主要由砂岩、页岩、火山岩等不同颜色的岩石胶结而成,当地人俗称五色石,这条河谷叫彩石谷;彩石谷西侧有一座鳖背山,山形像伏在那里的大乌龟;东边有座四空山,奇特的是在山西南的那一面,布满了浅黄色的直条状细砂岩,好像是大批泥浆溅洒上去形成的,形状像一大群扑在峭壁上的光身娃娃,当地人称为“娃娃崖”。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就传说,这儿是女娲甩泥造人的地方。
据悉,今年8月11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学者金荣华在周口召开的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神话之一——“女娲补天”传说源于济源邵原镇,并以自己实地拍摄的大量图片和鳌背山、娃娃崖等多个景点的实例证明:济源市邵原镇小沟背景区的五色石、鳌背山、娃娃崖与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 等神话传说形成印证,成为女娲神话出自济源的有力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