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讯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视频资讯 政务信息 媒体互联 图片资讯 本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资讯
许昌市倡议保护本土传统文化
http://www.hnta.cn  2006-9-5 17:46:52  来源:许昌市旅游局 点击: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申报“三国文化之乡”、“中国陶瓷之乡”、“中国蜡梅之乡”成了许昌市民关注的热点。许昌市文联、孔家钧窑以传承许昌传统文化为己任,日前联手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珍视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留住我们共同的根。

  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51回172次涉及许昌。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修耕植以蓄军资”,在这块土地上演绎了无数威武雄壮、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也给许昌留下了独有的极为灿烂的曹魏文化遗产和名胜遗迹。河南省列入三国名胜古迹的景点有20个,许昌占14个。许昌市下辖的禹州市,是中国五大名窑钧窑的母地。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它创造性地用氧化铜为着色剂,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开创了中国陶瓷美学新境界。河南境内310处古窑址中,禹州境内有160多处,其中扒村窑遗址、钧官窑遗址与神垕下白峪钧窑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我国名副其实的陶瓷中心之一。此外,许昌市下辖的鄢陵县,素有“江北花卉数鄢陵”、“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盛誉。李白、苏轼、范仲淹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多次莅鄢寻古赏花,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绝句,更留下了许多与蜡梅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

  许昌之所以有实力、有勇气“三乡”联报,源于这块土地上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除了以上提到的三国文化、陶瓷文化、蜡梅文化,我市还有民间舞蹈38种,民间舞蹈班(社)120多个,其中铜器舞、独杆轿等为许昌一带独有。管筹艺术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钧瓷、剪纸、根雕、烙画等民间工艺异彩纷呈,在全国民间工艺博览会上屡获大奖,不断有作品被作为国宝赠送外宾。许昌丰富多彩的文化,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 是厚重博大的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继承的一笔不可再生的文化财富。

  进入新世纪,许昌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以曹魏文化为主导、以钧瓷文化为市场、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的战略方针,打造许昌的城市文化品牌。许昌拨巨资修复了灞陵桥、春秋楼,以三国文化以及鄢陵花卉为主导的生态文化引来了八方宾客,极大地提升了许昌的文化品位与知名度。钧瓷,这一旧时的皇家贡品,今日的河南文化名片,已成功地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以孔家钧窑为代表的钧瓷厂家从手工小作坊发展为现代化企业。2005年,以钧瓷为主导的陶瓷产业产值达12亿元,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文化是我们许昌人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它生在民间,长在民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保护它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也是我们每个许昌人肩负的责任。




  

作者:郭雯  通讯员:胡春明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 相关资讯  
《许昌建设旅游名城和旅游目的地策划》初稿完成...2006-10-27
许昌卷烟总厂工业旅游点接受国家验收...2006-10-26
鄢陵蜡梅种子遨游太空...2006-10-24
许昌旅游界组织考察《禅宗少林·音乐大典》...2006-10-23
许昌入选全国旅游竞争力百强...2006-10-23
 □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 图片新闻
重阳节2000人新郑拜祖 今后逢节即拜
重阳节2000人新郑拜祖 今后逢节即拜
郑州导游朱娜入选“全国模范导游员”
郑州导游朱娜入选“全国模范导游员”
李成玉省长会见马来西亚旅游部副部长
李成玉省长会见马来西亚旅游部副部长
[ 合 作 媒 体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旅游网 | 大河网 | 商都网 | 新华网河南频道 | 人民网河南视窗 | 河南新闻网 | 中原网 | 河南电视台 | 今报网 | 河南广播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虚位以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河南省旅游局主办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承办并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证号:B2-20040057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1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