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随着13位历史文化方面的专家在评审书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焦作市申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宣告完成。选出了“四大怀药”、武陟油茶、“竹林七贤”的传说、五里源松花蛋、丹河水磨、司马懿得胜鼓、龙凤灯、河阳花鼓戏、黄河河工号子等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省里申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焦作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在许多领域里折射着怀川大地的五千年文明。去年12月31日,焦作市的太极拳、怀梆、董永的传说、唢呐艺术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了解了焦作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间艺术。为了让更多的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和保护,今年8月初,焦作市文化局开始申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人员对近30项符合申报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整理,并撰写了文字、制作了图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焦作市文化局、市群艺馆以及各县市文化部门组织精兵强将,日夜加班,终于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