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罕见的大个头硅化木组成了完整的树木形状,看似平常的硅化木参差错落的排列着,再现了2亿多年前王屋山的地质状况。8月15日,记者在王屋山地质博物馆见到了刚刚建成的硅化木馆,该馆负责人说:“这些硅化木的个头之大,年代之远,世所罕见,他们是王屋山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据了解,今年4月份,当地农民在劳作时无意中发现两块大型的硅化木,后经寻找和发掘,找到了这些足以组成完整树木造型的硅化木。经地质专家鉴定,形成这些硅化木的树木大概生成于中生代二叠系,距今大约2.5亿至3亿年,硅化木保留了远古时期植物环境、生物进化、地质演变和气候变化等特征,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硅化木堪称研究王屋山在中生界时地质运动的“数据库”,这为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验收王屋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增添了胜利筹码。 据专业人士介绍,硅化木,又称木化石、树化石。在远古时期,因受洪水袭击,大片树木被连根拔起。洪水退去后,这些倒伏的树木又被接踵而来的风沙掩埋,从而与大气隔绝。经过几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漫长岁月,这些树木中的“幸运儿”就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木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