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仙镇木版年画抢救、整理、开发将有历史性突破。8月9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中国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日前正式被国家发改委立项,计划总投资1244万元,有望于年内在朱仙镇破土动工。馆名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题写。 朱仙镇是中国历史四大名镇之一。朱仙镇木版年画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线条粗犷,形象夸张,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目前已被2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 2002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朱仙镇木版年画被确定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重点工程之一。朱仙镇党委、镇政府组织专业人员,着手征集民间古版、古画、印制工具,收集古版1000余块,并且积极探索朱仙镇木版年画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通过省、市、县、镇各级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中国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正式被国家发改委立项,计划总投资1244万元,有望年内在朱仙镇破土动工。 博物馆设计主体为仿宋式建筑,内设年画创作室、雕版室、颜料研制室、年画作坊、胶印车间、多功能展示厅及配套用房等。博物馆的建成,将有利于推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整理、收藏、研究、保护和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