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源市旅游局 廉研莉
2006年,我国旅游的主题是“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今年,全国旅游行业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采取有效措施展示新农村、新农民形象,并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以为,新时代的新农民应该积极了解参与“2006中国乡村游”,做好假日经济文章。
据统计,当前我国全年的假日已经达到114天,是全年总天数的三分之一,人们利用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的行为带动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一种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经济模式,即假日经济。
近年来,商家、旅馆、餐饮、景区等服务部门纷纷瞄准节假日,特别是利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长假,刺激消费,做活生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相对而言,依靠农业经济的农民却显得相对滞后,有些甚至有只看不动、隔岸观火的一位,失去了不少商机。其实,农民也可以利用“假日经济”的无限商机大有作为。如在假日期间,旅游景区人潮过分拥挤,观光农业会悄然红火起来;每逢假日,人们往往要到菜市场采购,置办一些美味佳肴,高档蔬菜会变得十分畅销,价格也会有所上涨;假日里,经过高加工、精加工的农产品也会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抢手货。但是,目前不少农民对假日经济还比较麻木,缺乏商业意识,错过了不少商机。 我国有八亿农民,乡村旅游资源特别丰富。对此,旅游部门应当和有关部门结合起来,积极宣传和引导农民树立竞争意识,在发展效益农业、建设新农村、争当新农民的同时,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的自身优势,认真研究和参与假日经济,不但要围绕假日市场做文章,而且要做足做大做强,以进一步拓宽致富道路,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