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加入WTO的协议,不迟于2005年12月31日,将取消对合资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并从2006年开始,逐步放开外资旅行社出境游的经营权,这意味着2006年外资旅行社将全面大举进入中国旅游市场。中国旅游业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中资与外资旅行社“大比拼”的决战日也必将来到。面对洪水猛兽的一步步 紧逼,郑州旅行社“散小弱差”,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现状让人担忧。
如此旅行社
曾在某企业做过市场销售的杨先生市场嗅觉敏锐。2005年9月,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大会一开,他就拉上几个志同道合者凑在一块,打算到旅游市场的惊涛骇浪中试试水。经过合计,他们租了两间房,买了四张桌子,招了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借了个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就注册一家旅行社。 当记者问他懂不懂旅游行情和市场时,他不屑一顾:“旅游有什么难的,不就是玩吗?边干边学嘛!”当记者问他是否有固定导游时,他说:“不用发愁,可以到其他旅行社借。”在郑州旅游市场,像杨先生这样的旅行社老总大有人在。 据统计,截至目前,郑州市现有旅行社200多家,其中市属旅行社160多家,省属旅行社95家。除此之外,一些旅行社下面还有营业部,大部门套小部门,小部门套个人,只要交2万元就可以用该旅行社的牌子,一家旅行社演变成许多旅行社。据业内人士透露,郑州某旅行社旗下有30多家营业部。
能否与“狼”共舞
可是,面对“狼”的一步步紧逼,郑州旅行社业界人士观点却并不一致:一部分人感到岌岌可危,并戏称在死亡线上挣扎,不知道如何应对外资旅行社的侵蚀及市场分割;也有部分郑州旅行社对未来的市场持“乐观的积极竞争态度”。 郑州市十佳旅行社之一的假日旅行社,其总经理杨鹤从导游起家,在旅游行业摸爬滚打十来年的他用“踌躇满志、施展拳脚、无奈跟随、夹缝中求生存”来形容旅行社这两年的艰辛。
几年前,旅行社的确是高利润。1999年,杨鹤开办了属于自己的一家旅行社,因为当时旅行社少,竞争小,他挣到了第一桶金。可是,随着我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郑州的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急剧增多。这几年,特别是实行黄金周制度以来,旅游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潜力,催生了大量新的旅行社。 谈起郑州旅行社未来的发展,杨鹤非常头疼:“旅行社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比起前些年,旅行社行业一天比一天难干。大家整天忙于价格战的拼杀,行业利润越来越薄。”目前我市旅行社的竞争层次很低而且局面混乱。他说,当没有高额利润时,有些人就开始在质量上动脑子,一些变质的旅行社不遵循旅游市场游戏规则,挣不来钱又拼命地坏市场,恶意竞争导致旅游市场恶性循环。面对外资的即将入侵,郑州旅行社亟待领头羊。 而另一方认为,外资虽然即将进入中国旅游市场,但其在短时间内仅会占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或沿海市场,3—5年内可能进军的也只是武汉、西安等二线市场,对于类似郑州的非口岸城市,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外资涉足的可能性不大。 郑州市旅游服务最佳单位郑州金辉旅行社孙燕总经理对于外资旅行社入侵乐观面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旅行社要靠市场大浪淘沙来洗牌和整合。她坚持认为,旅行社不只是要做大做强,更重要的是要做精做细特色旅游,个性化服务。只有这样,等到了外资真正大规模抢滩郑州时,本土旅行社才会拥有“与狼共舞”的特色优势。 要靠品牌制胜 如何让郑州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又不失良性竞争的态势?如何让我市的旅行社做大做强,与狼共舞?业界有关学者建议:优生优育,打造品牌。 我市旅行社“散小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旅行社进入门槛太低,而且进来的多,淘汰出局的少。根据国家《旅行社管理条例》,开办一个国内旅行社,只需要30万元的注册资金和10万元的质量保证金。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旅行社管理系孙子文说:“郑州市在适当时候也要考虑控制旅行社发展数量,抬高进入门槛,把好入门关。一定要根据郑州的旅游市场需求量来发展旅行社,要实行计划生育,不能无限制扩大。” 造成目前郑州市旅行社“散小弱差”的第二个原因是,我市的旅行社两眼盯着价格进行竞争,大部分旅行社缺乏品牌意识,没有明确市场定位,更缺少品牌竞争的手段。孙子文认为,旅行社发展的关键是跳出价格战,建立品牌和信誉,以真诚的服务和优质产品来占领市场,而不是恶性竞争,欺诈顾客。 造成目前我市旅行社“散小弱差”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市旅游人才的匮乏。一些专家提出,要发展学习型旅行社,提高旅游管理人员和导游的整体综合素质尤其重要。
集团化是趋势
市旅游局副局长吴建中认为,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是未来发展的出路。郑州旅行社之间要强强联合,发展集团公司,尽快做大做强一批旅行社。旅游局今后将加快推动旅游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促进旅游企业向市场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的郑州“旅游旗舰”。 另外,郑州市将坚持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综合试点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加盟等方式,推动大旅游企业向规模集团化、经营网络化发展。还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参与分工协作经营中的优势,做专做精一批中小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为支撑的旅游企业发展格局。 据介绍,国家下一步将提高旅行社进入门槛,催生大型旅行社集团出现,以应对外资旅行社的进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