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带团以方便面充饥○亲手火葬猝死高原的印度游客○带团与朝圣者徒步转山三天
11月2日,返回河南刚一周的边军,脸上还带着一抹未退的“高原红”,边军描述了初到西藏时的印象:“西藏很美,美得让人看一眼就忘不掉,美得让你能屏住呼吸。”
西藏是世界屋脊,而阿里地区则是屋脊上的屋脊,其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到阿里地区路途异常艰险,补给不足,尤为可怕的是,强烈的高原反应会致人猝死。但它奇特的高原风貌,却势不可挡地诱惑着无数探险者去膜拜它、体验它、欣赏它、征服它。如今阿里地区已成为西藏旅游最热门、最时尚的一程。
自2003年开始,河南省按照国家旅游局的援藏要求,每年选派两名优秀的英语导游到西藏工作,且连续两年被派往条件最艰苦的阿里地区。今年国家旅游局从内地26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选派了第三批援藏导游员赴西藏开展工作。河南导游在西藏的生活、工作情况如何?在高原做导游与内地有何不同?记者采访了援藏归来的河南导游边军,听他讲述河南导游在西藏的故事。
来自高原的”下马威”
神秘的西藏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由于西藏旅游机构缺乏足够的导游员,国家旅游局每年要选派707个高素质的英语导游进行对口支援。
29岁的边军和24岁的王钦淼,分别来自开封市中国旅行社和登封中国国际旅行社。今年3月,经过层层选拔,他们俩被选定为援藏导游。4月10日,他们到达成都,经过培训、休整,于15日进藏。抵达拉萨后,两人被派往西藏神山国际旅行社,这家旅行社的总部就位于阿里地区的狮泉河镇。
边军说,尽管领队一再交代“到了高原,千万不要做剧烈活动,动作要轻、声音要小,当心高原反应”,但王钦淼仗着身体强壮,毫不在意,他谢绝别人帮助其提行李的好意,一路奔跑,手提着两个大包冲进房间。可刚进房间,突然两个鼻孔同时冒出鲜血,晕倒在地。
“这可是高原给的下马威呀,以后谁也不敢大意了。”
“世界的中心”--神山、圣湖
在边军的眼里,阿里是美妙绝伦的,宛如仙境般充满了神秘,就像古人描绘的世外桃源,法国探险家笔下的香格里拉。
边军介绍,阿里地处西藏的西部,地形独特,湖泊众多,人烟稀少,重重雪山,险峻多姿,气势磅礴。行进其中,各种高原珍奇动物和名贵的植物让人不知疲倦。
阿里有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斑公湖自然风景区、鸟岛、科加寺、独特的地貌扎达土林、东嘎皮映洞窟壁画、“古象雄文化”以及具有500年历史的“普兰国际市场”等。尤为著名的是“圣湖”玛旁雍错湖和“神山”冈仁波齐山,在藏民的心中是“世界的中心”,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佛国信徒更是将其视为圣地。
吃盘肉要花三四十元
“从拉萨到阿里,一路荒凉,不见人烟。”边军说。
阿里面积大约30万平方公里,生活着6.6万多藏族同胞,主要从事牧业和半农牧业。神山国际旅行社总部所在地狮泉河镇,是阿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海拔高达4200米,距拉萨1587公里,距新疆叶城1085公里,空旷的大地上,几十里不见人烟。
边军说,神山国际旅行社负责西藏全境的印度朝圣团。援藏导游的工作,是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的樟木镇口岸,协助西藏导游,接待经由尼泊尔入境的印度朝圣团。每次从拉萨出发到樟木口岸接团,需要两天路程。
“越是荒凉,物价越贵。沿途一碗面条要价10元,一盘青菜15元,炒一盘肉菜则三四十元,一瓶矿泉水8元。我从来都舍不得吃,照这种消费水平,我的生活费早花光了。”
舍不得买怎么吃?边军自有“高招”:喝开水,干啃方便面。
由于地理条件特殊,每年4月至10月,才是阿里的旅游季节,其余时间大雪封山,寸步难行。即使天气晴好,旅途依旧坎坷,游客只能乘坐旅行社提供的进口越野吉普车。通常,朝圣团由30至40人组成,每4人坐一辆吉普车,浩浩荡荡的车队后面还跟着一辆装满食品和锅碗瓢盆等杂物的大行李车。导游从边境接到朝圣团以后,长达14天的朝圣之旅便开始了。
在海拔5800米的高原上”转山”
为了适应高原反应,朝圣团要在阿里的聂拉木县住一晚。次日起,每天平均坐车10个小时,3天后到达朝圣的第一站——“圣湖”玛旁雍错。这里是朝圣者的必到之地,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在这里沐浴。朝圣者虔诚地围绕圣湖转3个小时,用湖水洗浴,感受佛祖惠泽,洗去全身的罪孽。
按照行程,团队当天到达“神山”冈仁波齐,开始朝圣团最艰苦的3天转山旅程。
“山很高,要翻越的最高处有5800米。山上没有路,个别朝圣者租借藏民的牦牛和马代步,导游和多数人转山只能靠徒步。”边军淡淡地说着,目光远眺,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神山”路途上。
横贯在西藏南部的冈底斯山脉,峭壁千仞、冰川纵横,气势磅礴。海拔6638米的冈仁波齐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雪峰附近发育了狮泉河、马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它们分别是印度河、雅鲁藏布江、萨特累季河和恒河的上源。洁白晶莹的雪峰与藏族人称为“圣母之山”的纳木那尼峰遥遥相望。在两峰之间,安睡着美丽圣洁的“圣湖”玛旁雍错和变幻莫测的“鬼湖”拉昂错。冈仁波齐由数千米厚的普通砾石、卵石、砂和软硬相间的砾岩组成,由于岩层性质不同,又受到不同方向的构造变动,加上自然界长期风化作用,形成了今日外貌奇特的“神山”。在峰峦起伏的群山之中,冈仁波齐凌空直耸云霄,峰顶被皑皑冰雪覆盖,与朵朵白云浑然一体。经过长期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天然台阶纵贯峰体中央,好像通往云端的悬梯。两侧悬崖绝壁,使整个峰体显得更庄严雄伟,似天成的神殿。
冈仁波齐的周围共有5座寺庙。几个世纪以来,冈仁波齐一直是朝圣者和探险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
转山3天,路程只有52公里,但行走难度是常人无法想像的。沿途需要穿越荒漠和多不可计的河流;住宿要搭帐篷,钻睡袋,早上醒来,睡袋下面常常积满融化的雪水和夜里突降的雨水;餐餐吃的是尼泊尔服务员做的印度咖喱米饭、水煮黄豆和土豆,喝的是酥油茶……
“条件不行,没法儿带青菜,没两天就烂掉了。后来有经验了,就自带方便面、火腿肠和压缩饼干当饭。”
这样的饭不仅难以下咽,而且半年不到,就令原本偏瘦的边军成功“减肥”11公斤。
印度朝圣者猝死神山
转山是朝圣团一路所经历的最危险的时刻:一次小小的高原反应,能随时夺走人的生命。山体滑坡、泥石流也随时危及旅行者安全。导游随团的重要职责就是保证客人的生命安全,机智、灵活、冷静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有问题全靠导游了。”
转山是来自不同地方朝圣者最常采用的方式,也是朝圣者此行的最终目的。转山道分两条:外线是以冈底斯山为核心的大环山线路,内线是以冈底斯山南侧的因揭陀山为核心的小环山线路。徒步需3天工夫,磕长头则需15至20天。转山人一般都是在转足13圈外线之后再转内线。每逢藏历马年,转山的朝圣者最多。
今年7月4日发生的一件事,让边军终生难以忘怀——一位印度朝圣者因高原反应死在了“神山”。
6月26日,边军跟以往一样,在中尼边境友谊桥处接到他入藏后的第4个团队。7月3日,边军所带49人的印度团队终于到达“神山”。当晚,他通过对客人观察、询问,确认每个客人的身体状况都是正常的。
7月4日早7点,团队从直热布出发继续转山。这一天对导游和游客都是一次很严峻的考验,因为当天要翻越海拔5800米的卓玛拉山。刚刚翻过卓玛拉山,一名背包工突然闯进边军的帐篷,大声喊道:谁是导游,有个人在山顶因高原反应已经死了。
“我的团队里居然有一个印度游客死了!”消息如晴天霹雳,边军一下子蒙了。
稍稍镇定,边军和藏族导游商议后,决定带领夏尔巴(随团的尼泊尔服务人员)上山救援。由于宗教原因,拉行李的驮夫不愿拉死者下山,拉过死者的牲口也绝不再用。征得印度领队及死者家属同意,边军立即在当地买了一匹马,亲自拉马爬上卓玛拉山顶,在夜幕中将死者驮下山。
为印度死者捐款
7月5日,团队结束了转山。办理完死者丧葬所需的一切手续后,死者家属决定火葬。
边军主动提出了解决办法,他在当地外事人员带领下,买来3个大轮胎和两桶汽油,冒雨来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将印度游客的尸体就地火化,并亲手收集了骨灰。
从塔尔钦返回帕羊的路上,边军听到团内的印度客人说,42岁的死者家中贫苦,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他又一盘算,买马、火葬费用共达1万多元人民币,这笔费用势必将成为印度死者家中难以承受的巨大债务负担,便决定发动朝圣团为死者家属捐款。
回到帕羊,边军立即召集领队和所有的印度客人说:“我是一个中国导游,是从河南来支援西藏旅游建设的。死在神山,对佛教徒来说是功德圆满,可听说你们去世的同伴生活并不富裕,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我决定为他的家人捐50元人民币,以此表示友谊。当然,也希望大家都能提供帮助。”
此言一出,震惊了所有印度客人:“中国的导游都捐款了,我们还犹豫什么啊!”不到一个小时,朝圣团全体成员捐出了将近1万元人民币。
边军的做法让印度客人异常感动,他们表示:回去后,我们会继续向死者的家属提供帮助。
当记者问及边军当时为什么会想到这么做,边军的回答很朴素:“没什么,也是从小受教育的影响,算是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另外,也是出于导游本身的职责,说得大一点就是增加了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友谊吧。”
此事使边军在印度、尼泊尔的旅游界声名大振,给神山旅行社赢得了极高的信誉。两国的旅行社组团到阿里,点名要求边军做导游,神山旅行社也破例让边军独自带团。神山旅行社的总经理竖着大拇指对边军说:“河南人好,河南人能干!”
河南导游获国家通报表彰
边军的出色工作得到了西藏自治区领导、旅游行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今年10月,经受援企业推荐和民主评议、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和导游援藏办公室审定,报全国旅游援藏领导小组同意,国家旅游局决定授予边军等22名援藏导游员为“全国第三批援藏导游员西藏自治区先进个人”,向全国通报表彰。
河南省旅游局人事教育处处长岳西平说,援藏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河南3年来共向西藏派出了6名援藏导游,他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无愧“河南导游”的荣誉。国家局对河南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
目前,鉴于西藏旅游实际情况,援藏还将继续。
□记者梁建辉实习生魏浩
虔诚的朝圣者。李涛图
河南导游边军在誓师大会上。边军供图
沿途宿营就主要靠帐篷了。李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