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韵华)以2000年4月对张家界、海南进行旅游考察为标志,南阳市的旅游发展完成了初期准备阶段;以2005年10月顺利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为标志,南阳市的旅游走过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在即将进入“十一五”规划期间,南阳市的旅游发展也同步进入了成熟提高的第三个阶段。如何根据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变化,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对“十一五”期间南阳的旅游发展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调整,确定新的思路和重点,实现我市建设旅游强市的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形势变化,尽快实现旅游产业定位与市场定位的转移 首先,在产业定位上要实现弱势产业向优势产业转移,一般产业向支柱产业转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将越来越大,加之我市的区位、资源和交通优势,经过5至10年的努力,我们完全可以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培育成最有希望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其次,在旅游产业内部必须进一步调整结构,实现从观光型到度假型的转移。几年来,国内外旅游市场形势变化证明,在旅游热不断升温的情况下,纯粹观光型的旅游景点不论是在接待人数上还是质量效益上都呈下降趋势,而一些融于自然之中的休闲度假型旅游景点却一路攀升,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其三,在客源市场定位上,要逐渐实现普通游客主体向高端游客主体转移。 抓住机遇,拓展视野,实现全市旅游品牌的升级和转移 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打什么牌子,至关重要。去年以来,我们提出打宝天曼的牌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宝天曼知名度较低,覆盖面较小,尽管提出“大宝天曼”,仍受到种种局限。随着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并将于2006年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验收,南阳旅游整体上还是应打伏牛山这块响亮的牌子。 围绕“山水龙文”,加快恐龙蛋和伏牛大峡谷的开发步伐,昂起自己的龙头 南阳景区景点众多,但知名度和含金量最高的是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恐龙蛋化石群,它具有全球资源稀有性和惟一性。 在南阳众多的山水自然景观中,景点最美、最集中、最具开发价值的是伏牛大峡谷。这里山、水、林、石、瀑、洞等高度集中,形态奇妙,堪称自然大观、天下一绝。 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增强文化内涵,完善景区建设 我市旅游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潜力是文化内涵问题。文化内涵不仅表现在人文景观之中,而且表现在自然景观以及吃、住、行、游、购、娱整个旅游的全过程。 目前国内外游客已进入“第三代”游客,即由第一代的“观赏型”,到第二代的“思考型”,再到第三代的“体验型”。因此,使自然山水与文化相融合,努力提高景区景点活动内容的参与性、互动性,让游客在参与中体验感受景区的魅力成为一大时尚。 搞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市场建设 要想实现旅游产业从观光型向度假型转移,客源主体由普通型向高端型转移,目前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如全市的高档宾馆严重不足,服务设施档次较低,服务项目单调;没有专门旅游车队,没有反映地方特色的名优小吃一条街,没有集中配套的高档娱乐城,没有经常性的地方风情文艺表演,没有民俗集中展示;景区公厕、标牌、餐饮等生活服务点缺乏;虽有一些土特产品商店,但真正完备的旅游产品专业市场基本没有;南阳市区的玉雕大世界和镇平玉雕湾虽形成规模,但并没有像外地那样成为必到的购物项目,等等。这些都应抓紧规划,不断完善。 选择影响力较大的统一载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面对即将到来的旅游热潮,除了继续用好传统的媒体宣传、周边推介外,还应从全国和世界的视角整合宣传资源,集中人力、财力,大手笔、高起点、高品位策划好南阳的旅游宣传和推介活动,使之形成轰动效应。一是充分利用我市的“两节一会”,把节会真正办成旅游文化节。二是在中央电视台等高端媒体黄金时段集中力量,整体推介南阳,扩大覆盖面。三是办好五件事,搞好“五个一”工程,系列宣传南阳。要像焦作云台山那样征集一句最富诗意的形象宣传广告词,叫响南阳;像九寨沟那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一首歌,唱红南阳;像丽江那样编印一本精美的《诗画南阳》的书,图文并茂,诗情画意,成为南阳对外宣传统一的名片和礼品,让人们了解诗意南阳;像广西漓江那样拍摄一部电视剧或形象宣传片,让人们感知南阳;像安徽那样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文学笔会,通过作家、诗人大力渲染南阳。四是根据客源市场逐步扩大的原则,继续巩固好郑州、武汉、西安、北京等地的宣传推介成果,反复进行,形成周期,巩固和扩大这些已有的客源市场。 创新机制,搞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最缺的是高水平的旅游策划人才、营销人才、酒店管理人才、旅行社经理和优秀导游人才。要利用各大中专院校,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同时应制定优惠政策,采取灵活机制,利益驱动,面向社会广泛招聘,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对旅游的扶持力度 未来5年,随着我市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的进一步凸现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南阳旅游将遇到一个迅猛崛起和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全市上下必须牢牢树立“抓旅游就是抓开放、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精神文明”的观念,把旅游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工程,按照规划,在领导、体制、政策、资金、人才、环境等方面,加大对旅游的扶持力度。市里应充分发挥旅游开发领导小组的作用,扩大旅游发展基金,理顺管理体制,制定像文化产业发展那样的优惠扶持政策,建立专家研究机构和咨询机制,创造宽松的旅游发展环境,推动我市旅游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把我市建成全省、全国旅游大市、旅游强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