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开封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大会在市军分区演武礼堂隆重召开,省文化厅厅长郭俊民、省旅游局局长杨盛道和市领导孙泉砀、刘长春等出席了大会。会议对开封市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动员全市人民为建设文化旅游强市而努力奋斗。 开封市市长刘长春在讲话中对近年来开封市的文化旅游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作了安排部署。他指出,要充分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真正树立起抓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挥我市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目标。 开封市市委书记孙泉砀在会上指出,开封市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做好文化旅游产业这篇大文章,不断增强开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旅游带动”作为加快开封发展的战略举措,通过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随着中原城市群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开封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全面加速,综合经济实力将不断增强,加上日南、阿深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开封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这些都为我们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创造了条件。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坚持改革创新,理顺体制机制,开封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就一定能够取得较快发展。 孙泉砀最后强调,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打造文化旅游强市 开封前景广阔 体制要创新 实力要壮大 让文化产业充满活力走向市场 开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一是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加快公益性文化旅游事业单位的改革。增加投入,就是由各级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增加对文化旅游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支持。转换机制,就是要在文化旅游事业单位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深化干部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三项制度改革,拉开分配档次,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竞争和管理机制,能够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增强活力,就是要引导和鼓励各类文化旅游单位,通过各种形式,运用市场机制,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改善服务,就是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旅游产业的改革和发展。重点是进一步加大国有旅游企业改革力度,推动国有资本从旅游企业逐步退出,今后不再设立国有独资旅游企业。园林系统、旅游系统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大力推进旅游景区(点)的企业化经营,催生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 扩大开放 项目带动 重点开发有价值的文化宝藏 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须依靠“扩大开放”这个“助推器”。发挥开封市知名度高、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财团参与开封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通过引进国内外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推广先进的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加快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化步伐。同时,要精心做好文化项目建设,精心筛选一批重点开发项目,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加强扶持和推介。 文化资源要形成合力打造品牌 树立工业化的理念,打破层级、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扶持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和文化企业集团。目前最具有条件的第一是文化旅游景点,要坚持“组建集团、力争上市”的思路不动摇,加快体制创新,催生开封自己的文化旅游“航空母舰”。第二是手工艺品,努力把开封建成在全省、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集散地。第三是书画,要通过建立书画大市场,通过举办全国或国际性的比赛、展览活动,努力把开封建成集创作、交流、拍卖、经营于一体的全国知名书画交易中心。第四是民俗,开封市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通过改革开放、资源整合,努力组建一批实力雄厚、主业突出的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提升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文化资源要彰显个性 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是文化产业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形成特色突出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才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才能形成大发展、长效益。开封作为七朝古都,是宋文化的发祥地,充分体现开封宋文化内涵的皇城文化、府衙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园林文化、餐饮文化和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在国内外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价值,要努力打造一批以宋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旅游品牌。一是全面启动宋都古城复建工程。二是继续扩大菊花之乡的影响。三是建设好北方水城。四是培育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精品。并要有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和改造,充分体现现代审美风格和要求,努力打造文化艺术精品。 广泛吸纳人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是人文产业,文化人才是第一文化资源。因为文化名人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就是“文化产品”,这就是文化所具有的特殊的“名人效应”。任何一个地区,如果没有一个层次高、规模大、门类全的文化人才队伍,要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只能是一句空话。开封有不少文化人,实力也很强,要努力把更多的文化人才推出去。同时,尽快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人才环境,探索加强开封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人才,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发挥好开封籍知名人士和文化人才的作用,鼓励他们创办实体,发展壮大。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申报,防止出现“没了一个人,绝了一门艺”的历史遗憾。文化科技化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提高文化表现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