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各方人士研究中国,探究中国文化的魅力。河南登封的嵩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之一。对大嵩山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特殊的自然资源加以精心保护是一件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但记者在不久前的采访中却发现,嵩山的保护现状远不能尽如人意。
魅力嵩山
嵩山,是中国最有名气的山,不仅风景好,也是历代皇帝祭天封禅的地方,更是传说中神仙聚会对话的洞天福地。嵩山雄踞中土,“被昆仑之洪流,据伊洛之双川”,一个“中”字,使以嵩山为标志的中原地区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制高点。嵩山东临七代京都开封,西接九朝古都洛阳,距历史久远的商都古城郑州仅80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色,自古以来就令帝王将相垂幸,文人墨客流连,僧尼道士更视其为隐居修炼的理想场所。更可贵的是嵩山还留存下大量的文学诗词、哲学著作、科学建筑、经幢碑碣、科技发明,形成了内容极为丰富的嵩山文化。
嵩山汇华夏文明之源,包容佛、道、儒三大教派于圣山怀抱中,充盈着华夏文化的和谐之美,张弛着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是宣扬三教合流理想的宝贵之物,堪称中华一绝。嵩山文化以其兼容并蓄继承着中华最古老最真实的文化。 
踟蹰于嵩山地区人类活动遗址,最早可以追溯到约7000年前的颍河两岸,背倚嵩山,面临颍水,地势平坦,山清水秀。我们的祖先选择这些地方结茅而居,繁衍生息,种田狩猎,冶铁炼铜,经历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历史发展时期。创造了一部嵩山文明史,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址。嵩山地区目前遗存有十寺、五庙、五宫、四庵、四洞、三观、三坛、三阙、二台、一院、碑刻数百匾,各种砖石塔270余座。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7处,它们中不乏中华之最的精品绝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绝美的地质自然风貌成就了嵩山的雍容和大气。几千年来游历于嵩山的高道名仕、普通百姓无不眷恋嵩山这神奇的土地。近年来嵩山旅游更因它的独特魅力征服了无数国内外游人。嵩山也因此成了西方人了解学习东方文化奥秘的一个窗口。
有人说远看嵩山像一幅天然的国画那般迷人,然而许多地质学家却自豪地说,嵩山的迷人魅力是独特地质奇观造就的,嵩山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的一个代表,其显著的地质风貌倾倒了国内外一流的地质专家们。嵩山地区的岩层形成于五个地质“代”,曾长期被称为“五代同堂”,专家们认为,这种情况出现在一个不大的地域在全世界都是较少见的。
“海内灵岳,莫如嵩山;山中道场,兹为胜殿”。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的嵩山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也是享誉世界的少林武术发源地,是嵩山文化主要代表地之一。“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术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据嵩山少林武馆焦宏波馆长介绍,目前在登封练武的国内外学员达5万人之多,散落到全世界各地的少林功夫学员至少也有十几万人。少林功夫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一个代表,成了一种正义的象征。现今,嵩山少林功夫已成为了一个大的武术产业,它正带动当地登封市经济蓬勃向前发展。
失落嵩山
据专家考证:嵩山不仅是中国古文字的发源地,也是中国诗的诞生地。在这里曾经流淌着诗一般美丽的溱河、洧河和颍河。然而,如今记者驱车穿行于嵩山脚下的沟壑岸边却鲜见它们的美丽芳容。近年来,由于人为的破坏,疯狂地开挖矿产使人难觅它们清澈如梦般踪影。被誉为我国古代最早的情歌《诗经》中《褰裳》曾对溱河、洧河两岸男女之间的爱情场景有这样动人描述:“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还有那流传着西施和东施故事的西施村和东施村。没有人去考证西施的故事是否真正流传于此,但是这样的故事却在当地百姓们中广为传颂。当地张姓老汉告诉记者,几年前在洧河之源的马岭山下,曾有西施浣纱的紫罗池,一湖碧水,清澈如镜,池水常年淙淙流淌于阡陌纵横的沃野上,而如今都什么也看不到了。一座座开挖煤炭的小煤矿使该区域一片狼藉。对生态的破坏使得这流淌着美丽诗篇的洧河、溱河干涸且污秽不堪,就连武则天大宴群臣留有摩崖石刻、被誉为北方“小桂林”的石淙河景点如今也几近湮没了。据记者了解,长期以来登封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嵩山的保护力度,1986年经林业部批准成立了嵩山国家森林公园,该森林公园北濒伊洛、南环颍河,被誉为欧亚大陆桥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在嵩山的山阴处,记者却发现了大量触目惊心的开挖嵩山山石的采石场。距离国家的文物保护单位轩辕关不足1公里处的山腰间,就有来自偃师市府店镇东沟村的雷姓村民们运来炸药和挖掘机械,疯狂地在开挖着嵩山的山石,这些被粉碎过的山石以每立方米30元的低廉价格卖向周边各地。当记者问及他(她)们采石场一天能卖多少时,该村民自豪地告诉记者,客户要多少我们就可以采多少。

据了解,目前嵩山被开挖的采石点就有二十余处之多,真可谓千疮百孔,慘不忍睹。对嵩山怀有深厚感情的原登封市政协副主席于孟江痛心地告诉记者,嵩山在2004年被联合国评为了世界地质公园,而且从1982年登封就开始对嵩山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总体规划,国务院也于1986年批准了嵩山整体规划。嵩山的保护工作也曾引起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利益驱动造成嵩山周边地区的原生态屡屡遭到破坏,且嵩山山阴部分属于偃师市和巩义市,所以登封市根本无法对山阴的被“啃”现象加以有效的制止。据记者了解,嵩山被“啃”曾经在河南重量级的媒体上被频繁曝光,然而这些利欲熏心的“啃”山者却总是罚了停,停了开。面对记者的疑问,村民们声称都有当地政府发的合法营业执照和开采许可证。
回望嵩山山阴处光秃而裸露的山石让人无法联想起这就是诞生了中华文明的嵩山。河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新斌提出,对嵩山的保护应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嵩山文化的地位是我国任何一个山岳无法比拟的,它是中华文明的神山、圣山,理应成为华夏民族心中的圣地。为此,河南省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对嵩山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郑泰森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告诉记者:目前嵩山整体的人文环境正在逐渐走向恶化,虽然登封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留下了不少的遗憾。譬如原来站在迎仙阁远看少室山时是一种十分惬意的事,而如今市中心“凸”起的高楼却遮住了我们的视线。“一楼障目”使少室山之美失去了她曾有的妩媚与靓丽。有识之士呼吁,大嵩山的保护工作最好尽快以立法的形式进行,嵩山在历史上曾经是华夏文化史、科技史、哲学史…的源头,在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各方人士研究中国,探究中国文化的魅力。对于大嵩山地区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和特殊自然资源加以精心保护是一件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由此,我们不禁要叩问嵩山:面对如此混乱的保护现状,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河南记者站 张明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