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酉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10月7日(农历九月初五)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太昊陵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人士和当地群众数千人参加了公祭和拜谒活动。
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6500年前,“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率部从甘肃成纪沿黄河南下,定居并建都于宛丘,他在这里“正姓氏,制嫁娶”,开启中华姓氏之源,被尊为“人文始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姓氏成了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的一个重要标志。据考证,历史上出现过的姓氏有1万多个,如今仍在使用的有3000多个。追本溯源,万姓同根,根在淮阳。 位于淮阳县城北的太昊伏羲陵,有“天下第一陵”之誉。春秋时有陵,汉以前有祠,唐宋时形成规模。现存陵制及建筑为明太祖朱元璋颁诏兴建。千百年来,这里成为海内外华夏子孙寻根谒祖、旅游观光的圣地。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的朝祖会,日客流量达20万人次。2004年10月,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在周口市及淮阳县举行,得到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积极响应。 第一次前来参加公祭活动的香港客人宋进有先生说:“谒人祖皇陵,寻姓氏根源,我们了解到中华万姓同根,源于羲皇。通过纪念先哲伏羲,承扬中华文明,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希望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都来了解伏羲文化。” 淮阳县县长贾书君告诉记者,淮阳县已将今秋的人祖公祭活动定名为中国·周口淮阳2005姓氏文化寻根游,与春季的羲皇故都朝祖庙会期间的民间祭祀活动互应,作为中华姓氏文化节的继续和延伸,并将作为一种定式长期坚持下去。他说,这次的整个活动还包括十月金秋菊展、中华姓氏文化研究论坛、祭祀乐舞表演、民间文艺演出及多项旅游观光、经贸洽谈活动等。(记者程红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