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讯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视频资讯 政务信息 媒体互联 图片资讯 本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前沿
河南日报:第三只眼看文化旅游
http://www.hnta.cn  2005-9-26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少林的风

 

开栏语

旅游界流行这么一句话:中国旅游看三南,海南看滨海风光,云南看民族风情,河南看民族文化。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四个,厚重的历史文化才是河南旅游的绝对优势。近日,我省召开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就河南旅游来说,如何打好河南旅游的文化牌,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件事。之所以开启“小萍点景”专栏,旨在和旅游从业者一起共同思考如何创新文化旅游,如何挖掘每个文化景区的特色,如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通过这个栏目,让我们一起探讨怎样做才能“让历史不再遥远,让文化变得亲近”,使厚重的历史变得不再沉重,使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是一个浩大的牵扯到每个旅游从业者的话题,希望通过我们的栏目引起一场关于如何做好文化旅游的大讨论,引起每一个关注文化旅游的读者的思考。

人们依然记得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来自中国河南的少林武术表演让世界为之注目;去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又是一群少林小子们龙腾虎跃让除夕夜的国人热血沸腾。少林功夫越来越成为中国文化的金字招牌。

中国有无数寺院,独有少林寺名扬四海,那首《少林少林》的歌曲为我们诠释了其中的原因:少林、少林,育出多少英雄,文武汇一身,匡扶正义,保国安民。练练练,练出盖世绝技,打打打,打出清净乾坤。少林寺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少林功夫。1982年,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引起了少林功夫热。少林功夫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从此直线飙升。每年有上万名欧美国家的习武人员专程来少林寺习武健身。

十三棍僧救唐王立下了赫赫大功,皇帝亲诏“时危卿作将,事定复为僧”,自此奠定了少林武僧的特殊历史地位。明嘉靖年间,少林僧兵凇江一带奋力抗击倭寇,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少林文化,一静一动,静成就了佛教最大宗派——禅宗的祖庭,动铸就了中华武术最大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功夫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深入人心的象征,是全人类共享的珍贵文化遗产。

少林寺作为文化旅游的品牌,其内在的文化价值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少林寺建国以来第三次大的整修已经结束,但耗费巨资的结果是否让人满意?记者采访了众多专家,专家们一致认为:经过此次整治,景区环境清幽多了,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河南财经学院旅游系的林梅英认为“整修后的少林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城市公园,从目前来看,武术文化体现不够。”河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戴松成说“门前广场太像个现代化城市广场,少林寺的整体策划还不到位。”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认为“少林寺景区把三皇寨景区进行捆绑的旅游线路设计不科学,应把少林寺与周边的景区连在一起,挖掘禅宗文化和武术文化的内涵,加强文化生态的氛围营造。”少林寺武术馆馆长焦红波认为“少林品牌,一动一静,动是少林功夫,静是禅宗文化。现在武术馆成了少林武功的主要展示地,而禅宗文化还没有得到展示”。

不过,让人兴奋的消息也有,据登封市旅游局局长钱桂玲讲,为了弘扬少林文化,目前正在加紧运作一台以少林文化为主题的实景演出,让来到少林寺的游客从一日游变为多日游。看来,少林文化的弘扬将使登封成为一个人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本报记者王小萍

不尽洛河东逝水——全国三大庄园之一康百万庄园文化财富揭秘

“风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隐秘的信仰,坐北朝南,依山面水是风水学的原则,严重的说还会影响到人的命运。对此很多人如我一样半信半疑。

  看了康百万庄园,叫人不得不相信“风水”二字。


  人常说“富不过三代”,但位于巩义市区西北、洛水之滨的康百万庄园,从明末开始,整整富了
12代。民间传说,这是康家选宅风水好的缘故。

  记者于初秋的一天去康百万庄园采访,车刚出巩义县城,只见洛水汤汤处,邙岭半坡,一处规模宏大的明清建筑群横卧其间,青砖灰瓦,气势恢宏,据这里的老人讲,康百万庄园从邙岭看恰似“金龟探水”,从洛河望则若“金莲拱秀”。这样的好风水百处难遇,富了
12代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个家族能旺盛
12400多年,既不是皇亲国戚,也不是世代贵族,其中除了风水外,一定还有更多的文化内涵。

  果然不错,记者在过厅屋檐下看到挂着一个古朴别致的匾额,既像一本打开的书卷,又像迎风招展的旗帜,这是康家传之后代的祖训。上面写道
: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

  大意说,不要把技巧使尽,以还给造物主,不要把俸禄用尽,以还给朝廷,不要把财物占尽,以留给百姓,不要把富贵享尽,以留给后代子孙。大概老天爷反对贪得无厌、做事太过分,因为太过分了,没有不留下悔恨的。高景逸曾说
:“遇事只要让人一步,自然就有周旋的余地,办事只要放宽一分,自然就有其中的乐趣。”推而言之,所有的事都是如此。

  多么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家训啊,今日读之,对我们做人做事仍有启示。就是当前国人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道理不也是如此吗。康家悟透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并严格要求子孙,家族旺盛,除了财富传承,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


  在康百万庄园,记者还看到了山东日照市文管所送来的民间保存的“三大活财神”木版画,上面是“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苏杭民间也有“河南康百万,金银堆如山”的民谣。关于康家的富贵,巩义民间有许多传说,“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历史上将家族中的康大勇、康云从、康道顺、康道平等十多个人称为“康百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他利用清政府镇压白莲教之机,供应百万清兵棉花、布匹达
10年之久,两次悬挂千顷牌,财富无以数计。

  滚滚洛河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康百万家族的财富传奇已成为过眼云烟,但是其深邃的家庭文化、经营意识却深深影响了之后被称为“中原第一县”的巩义人,至今该地的工商业经济在我省县级市中遥遥领先,或许与其深厚的传承不无关系吧。


  比乔家大院面积大
19倍的康百万庄园近几年并没有做大规模的宣传推介,其中自有原因。巩义市旅游局局长李小亭介绍说:由于历史因素,康百万庄园门口不规范的建筑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景区形象。我们不能让游客来了留遗憾。从2002年始,我们全力打造康百万景区,每年投入1000万元,改变景区内外面貌。庄园主宅区全部布展到位,并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4A景区验收。巩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文化旅游形象的提升,今年5月份出台了《鼓励第三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所以说巩义市旅游业发展的春天到来了。按照规划,将有2.3亿元的概算投资陆续投入到景区的保护和建设中,两三年内,整个景区的面积将扩大到1500亩。同时,今年该景区还被郑州市政府确立为重点打造的五大精品景区之一。

  正像李局长说的,记者在巩义看到了巩义人大抓旅游的热情。康百万庄园文物保管所主任王振和指着正在施工的庄园北广场说
:“市领导来看几次了,广场‘十一’前竣工。”他又指了指旁边,“广场两侧要建两条明清商业街。那边的南广场拆迁9月底结束,11月动工,年底竣工。”商业街将建设有康家特色菜馆、老茶馆、河洛大鼓表演等,让人们能感受到百年前的商业辉煌。

  本报记者王小萍本报通讯员李春晓

开封有个包青天

一部电影成就一个景区,一首歌也能成就一个景区。这样的例子在国内的旅游景点比比皆是。

  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唱遍天下,电视连续剧主题歌《开封有个包青天》,更是轰动海内外。人们把包公和开封府联系在一起,成为廉明公正的象征。


  平民受了侮辱,立刻想起了“包青天”,如果那个官员为民做主,亲民爱民,也被冠称“青天”。包公已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图腾。


  北宋嘉二年
(1057),时年58岁的龙图阁直学士包拯权知开封府,为93任,时间一年有余。他执法公正严明,铁面无私,影响很大。当时,京师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说法。

  在这个时代,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机遇。开封的开封府景区也印证了这句话。包公在开封任职也只有一年多,但开封紧紧抓住机遇,利用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主题歌的影响力,民企投资,建起了开封府景区。


  开封府在全国叫响时,安徽合肥和广东肇庆也开始挖掘包公文化,一个是包公的出生地,一个是包公为官
3年的地方。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率先做包公文化产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曾多次提到,“包拯在开封府
1年零3个月就名扬天下,在肇庆为官3年而世人知之甚少”,他要求肇庆深入挖掘包公文化资源,精心做好“包公文化”这篇文章。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规划中心主任刘坤太说
:开封府景区创造了奇迹,营业一年就开始赢利,一般的景区赢利都在三五年。

  开封府景区副总袁林告诉奇迹背后的原因
:让包公文化更加生动,景区策划了不少营销方案。今年泰国至郑州的航班开通,开封府带着“包公”到机场去迎接国外游客,给游客增添了惊喜。暑期根据青少年的需要,打出了“古有老包,今有老焦”的宣传方案。

  “这叫活化历史人物,今年我们带着‘包公’去郑州的绿城广场,在广场搞包公出巡,让百姓加深对包公的印象。”开封府总经理刘成义说。


  作为主题景区,开封府坚持动静结合、雅俗共赏、历史与演义相映成趣的经营理念。在开封府,除了能看到大批珍贵史料及有关轶事的陈展外,还能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操练”以及戏剧、宋宫歌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演出,使游客能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的真正含义。


  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龚绍东告诉记者,以中原的原生文化作基础,以河南知名度较高的历史文化典故、礼仪为蓝本,在相关历史文化景区以表演方式再现历史人文风貌。如开封包公府的“包公审案”,龙亭的“宋朝大典”,天波府的“杨家将出征”,清明上河园的“东京汴梁大庙会”、“闹元宵”,南阳茅庐的“刘备三请诸葛亮”等,举不胜举。同时,还可以培育发展出一批历史文化表演专业公司。这是一个市场前景很大的新产业。包公文化也要注重表现形式,通过电影、电视、动画等形式来表现,影响力更大。


  □本报记者王小萍


  


  包公的脸是怎么变黑的


  脸是心灵的天空如果一个人总是生气脸上能不乌云翻滚吗也是包公的命运不好在那个鸟朝代


  贪官就像野蒿子一样在贫瘠的土地上疯长这让他总是生气


  其实,也怪他自己太拗人家朝廷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他就是想不开


  今天弹劾贪污受贿的转运使明天又弹劾横行霸道的外戚好像这个天下是他自家的


  处理到朝廷自家的人


  皇帝老儿就出面讲情讲不通,就很生气就训斥他


  包公的脸就越来越黑了包公的脸,就这样


  一层一层地黑下去


  像黑色的土地,像他开仓放粮救出的饥民们的眸子黑得发亮,而在那些


  黑色的眼睛里,这张黑脸


  很好看,于是


  人们就在田垄间


  一代代地念叨它


  把它描绘得


  越来越黑,越来越亮


  直至成为舞台上


  黑宝石一样的脸谱


  □张鲜明

 

让历史不再遥远 让文化变得亲近 河南文化旅游如何破题?

河南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河南文化旅游大突破的时机已经到来。

  
712日至13日,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此次会议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到了我省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文化旅游在我省旅游业中所占的份量很重,正像一些专家所说:“想了解600年前的中国,到北京去;想了解3000年前的中国,到西安去;想感受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就不能不到河南来。”

  河南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龙门石窟、少林寺等文化旅游景区名扬世界,但仍有不少文化旅游景点缺乏创意,没有特色。正如徐光春书记说的
:“河南历史人物荟萃,但河南的文化旅游看不出历史名人多,见物不见人,文化景点缺乏情节缺少故事,这样也就缺少吸引力。”

  针对如何开发文化旅游,徐光春书记指出
:“现在我们开发的旅游还比较单一,诸多地方还没有形成‘一条龙’服务,要既有看的、玩的,又要有吃的,既能观赏又能休闲。休闲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看景点更重要。文化旅游也是如此,要把文化旅游的对象搞清楚。一定要适合不同年龄层次,要有丰富多彩的形式,还要搞出精品。”徐书记直指我省文化旅游的软肋,道出了如何做好文化旅游的真谛。

  把文化做成大众文化


  把文化旅游中的文化做成大众文化,徐书记是这样说的
:“要把文化旅游的对象搞清楚,是给专家看的,还是给群众看的,都搞成阳春白雪不行,如果老百姓看不懂,看不起,就会失去市场,失去生命力,也就没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长沙的红太阳演艺中心,以其雅俗共赏、社会大众认可的娱乐形式赢得了观众,这对于我们开发文化旅游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大众文化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产物。大众文化之所以迅速发展,在于它具有贴近大众生活,具有强烈的娱乐功能,最能满足大众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和闲暇的享用,具有明显的广泛性和娱乐性。大众文化产业与商业化和产业化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文化产业的兴起是大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结果。把文化再现于游客面前,使历史文化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与今天的游客对话,这是文化资源商品化的产物,符合大众文化的特点。


  清明上河园是我省一个成功的文化旅游景点,
2004年,收入2300万元,接待游客76万人()。它的成功主要在于有一个好的创意,将宋代的民间文化娱乐复原,参与性和娱乐性都很强。如何把我们的文化做成人人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文化旅游需要创意


  前一段,河南媒体记者赴泰国进行旅游考察,大型文化旅游剧目《幻多奇》引起了记者们的普遍兴趣。“幻多奇”梦幻剧场,利用现代的声光技术,艺术化地把泰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成为游客必不可少的旅游项目。据统计,泰国旅游业每年收入的
70%以上均来自游客的购物和娱乐项目。

  由张艺谋执导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利用了当地民间文化资源,加进了好的创意和包装,贯穿了老谋子一贯的大色块大场面的鲜明风格,并突出了当地的自然特色。


  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经过了数百年将有形资源转变成财产形式的工业产品之后,如今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是将文化资源转变成需要付钱的个人经历和娱乐了。”


  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中,文化资源是最高层次、也是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河南文化与旅游的依存度很高,关联度很强,带动力也很大。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可以使河南丰富的地域人文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拉动经济增长。但是,能否实现上述优势的转化,把自己的特色文化推向市场,说到底,还是要在创新上下工夫。


  《河南日报》新旅游版从
8月份开始向读者推出“第三只眼看文化旅游”栏目,旨在与景区人一起思考如何找准每个文化景区的个性,如何挖掘每个文化景区的特色,如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希望读者多多支持。

  联系电话
:037165795759传真:037165795758Email:hnrbxly@sina.com

  □本报记者王小萍实习生杜博

柔软中的坚硬——我省太极拳产业发展评析

观太极如观中华文化。你看那白衣飘飘,招式起收,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似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如白鹤亮翅那样洒脱,似手挥琵琶那样悠然。所有动作,有动即有落,有伸即有缩,有进即有退,有前即有后,有刚即有柔,有放即有收,有上即有下,有左即有右。如此等等,诸多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贯穿太极拳始终。没有哪一种功夫能像太极拳一样成为“中国智慧”的代名词,成为中华文化闪光的品牌。

  
20038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揭晓仪式上,太极拳的大型表演通过实况转播名扬世界。在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由张艺谋执导的八分钟的中华民族文化展示节目中,太极拳表演占了一分半钟,可见,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红灯笼”!而比较于巨大的品牌价值,太极拳的商业开发极其落后,太极拳的发祥“圣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人们,无不为太极拳商机的难以利用而焦虑。

  据统计,太极拳目前已传播到世界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成立后,其注册会员已达10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参与太极拳的学习。2000620日,国际武术联合会执委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通过了决议,将每年5月定为“世界太极拳健身月”。

  应当说,太极拳的民族文化内涵厚重,因而其世界性意义和文化影响力也很大。但作为一项产业,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去破解这一沉重的话题,已是时不我待、箭在弦上了。


  有关专家提出,应尽快组建中国太极拳发展研究中心,集不同门派于一体,面向世界进行太极文化传播、太极技能培训、太极产品开发等业务,这是做强太极拳产业的第一步。


  陈家沟是陈氏太极拳的发祥地,陈氏第十九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正雷建议
:省委、省政府应把太极拳和太极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瑰宝,加以呵护。在保持陈家沟古朴风貌的基础上,适当修建纪念性景观,以适应其作为参观者发思古之幽情的需要;要划出特定地域,修建太极拳武术场馆、太极拳文化研究院、研修院等,营造太极生态园林的自然底蕴,使河南成为国际太极拳文化产业的中心。

  焦作旅游局局长许长仁告诉记者,焦作正加紧陈家沟太极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尽早正式开放并申报国家级旅游区。下一步还要以申请“太极拳故里”命名和申报太极拳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强化太极拳在国内外的宣传,提高太极拳发源地的知名度,并以国际太极拳年会和太极拳交流大赛等赛事为载体,努力做好招商引资,搞活太极经济,做大做强太极拳产业。

上河,上河

 历史是僵硬的,但人类的表演是鲜活的,我们常常在眼前的废墟中看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我们也会站在一堆文物前想像古代人悠闲自在的生活。但以想像复活历史需要大量的文化阅读作基础。问题就在于大部分游客日常生活并没有文化阅读的时间,那么历史对他们来说是僵硬的,沉重的。

  开封是以北宋都城闻名于世,北宋的繁华似锦,也只能在诗歌与电影中再现。人类有追溯历史的特性,正如赤子来到世界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母亲一样。叱咤风云的英雄,饱读经书的文士,日出而作的耕夫,当户机织的纺娘,都是我们的祖先,他们是怎样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以及变迁?这些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一起追溯历史。清明上河园按《清明上河图》一比一的比例再现北宋的市井生活,可以激发游客强烈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了解真实的历史情景,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性认识。


  清明上河园是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再现宋代民俗风情的大型主题文化公园。在这里,除按画面格局仿建的虹桥、上善门、孙羊正店、勾栏瓦肆等各种景观建筑外,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身着古装的“宋代人”
:有挑着担子卖烧饼的“武大郎”,有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有盛装出行的“皇帝”,有骑马巡街的“军士”。据清明上河园总经理周旭东介绍,园中可轮流展演100多种以宋代文化为主的活动项目。在这里,游客每天可以轮流欣赏到包公迎宾、杨志卖刀、梁山好汉劫囚车、汴河漕运、大宋科举、皇帝祭祀大礼、民间绝活等节目表演。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周旭东说
:“我们就是想通过这一系列的情景剧,将一个个单调呆板的‘死’景点变成‘活’景观。”

  郑大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龚绍方认为,主题公园的发展有两个基础,一是产品生命周期,二是景区空间规模。以人造景观为主体的主题公园,其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在经营上必须保持动态发展,只有不断更新产品,创新项目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新斌认为,清明上河园的意义在于为河南的文化旅游景点提供一个蓝本,那就是如何把历史做活,如何将文化旅游中的文化元素做成大众文化。这是所有河南文化景点应该思考的问题。 
(记者王小萍)

在云上做梦

我是在云梦山学习到了思想的快乐。

  古代人出行不便,大多数时间只好在家里阅读或者思考,享受思维的乐趣。作为一个现代人,最大的乐趣也是在阅读中和古人交流,如果你对思想有兴趣,请一定要去云梦山,鬼谷祠的对联就足够震撼你的心灵,“心存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身扶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


  中国人思考人生总是隐居,这就是所谓的出则兼济天下,入则独善其身。云梦山位于淇县西南三十华里处,因居住了智圣鬼谷子而名扬四方。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仙道家茅蒙、徐福都曾在此跟随鬼谷子先生学术。


  按照国人的想法,一个伟人的出生一定是不同寻常。所以淇县关于鬼谷子出生身世的传说多多。相传鬼谷子出生在淇县城南的王庄,千百年来,王氏家族一直把鬼谷子奉为自己的祖先,村南有一土家冢,乡人称为王禅谷堆,即鬼谷子王禅之墓。原来村中有一石碑记载着王禅的身世,可惜
1958年兴修水利时毁掉了。

  据传王禅之母王霞瑞是大家闰秀,性格开朗,博学多才,因与家奴发生关系,怀孕后被逐出家门,隐匿云梦山。蝉鸣时分生一子,随母姓,取名王蝉,后人为尊重他,将蝉易为禅。后因在云梦山鬼谷中隐居,自号鬼谷子。


  据传私生子都相当聪明,但中国人爱为伟人避讳,当地传说王霞瑞吃了当地一种神谷子,怀了身孕。一个单身女人拉扯一个孩子,其辛苦自不必说,王禅也十分孝敬,现在云梦山门有“迎霞聚瑞”四个字,据说也是为了纪念他的母亲。


  读了鬼谷子十四篇,深深地被他的智慧所打动,他的智慧是主动的,锐利的,有时甚至是实用主义的。但他绝不说教。据说,他的学说在很长时间里不能见容于儒家。理由是因为他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相背的。的确,中国文化的大成就是孔孟开创的伦理学、道德哲学,但文化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成果,如果,中国的文化只有一种,文化也显得单薄乏味。


  鬼谷子讲了计谋,谋略,外交手段,“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先悄悄揣测;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循着大道,走顺畅的途径。这句话,我看不出有什么错,教人聪明总不是坏事,我向来认为聪明人要比蠢笨的人有趣。


  “已不先定,牧人不正,事不用巧,是谓‘忘情之道’;已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这是鬼谷子的《反应之二》,他说,如果事先不确定策略,统帅别人也无法步调一致。做事没有技巧,叫做“忘情之道”,自己首先确定斗争策略,再以此来统领别人,策略是不暴露意图,让旁人看不到门道所在,这才可以称为“天神”。这完全可以作为外交学院的教材,他教人以智慧,授人以计谋,我看没什么错误。云梦山现在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红尘隔断,风景优美,映瑞门、鬼谷井、鬼谷洞、庞涓洞、毛遂洞等景点,移步移景。新修的三十六计书法长廊和由张海先生书写的长
20米、高5米的大型摩崖石刻都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本报记者王小萍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吕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 相关资讯  
 □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 图片新闻
重阳节2000人新郑拜祖 今后逢节即拜
重阳节2000人新郑拜祖 今后逢节即拜
郑州导游朱娜入选“全国模范导游员”
郑州导游朱娜入选“全国模范导游员”
李成玉省长会见马来西亚旅游部副部长
李成玉省长会见马来西亚旅游部副部长
[ 合 作 媒 体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旅游网 | 大河网 | 商都网 | 新华网河南频道 | 人民网河南视窗 | 河南新闻网 | 中原网 | 河南电视台 | 今报网 | 河南广播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虚位以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河南省旅游局主办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承办并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证号:B2-20040057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1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