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载着500多万安阳人民的热切希望,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殷墟正式申报为明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项目。今年9月,联合国专家将赴殷墟进行实地考察评估。目前,我市迎接考察评估的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中。殷墟,正一步步走向完美,她将把最厚重的历史、最美丽的容颜展现给世界。
博物馆建设如火如荼
殷墟博物馆是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重点项目,也是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要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自今年3月奠基以来,项目施工单位夜以继日,每天组织三四班工人24小时交替施工。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殷墟博物馆已具雏形,8月底即可全部完工。
据了解,殷墟博物馆内部的安全防卫设计与施工设计方案,已经河南省文物局专家论证并被原则通过,经过修改完善,进入了施工阶段。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方案和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方案,也都通过了专家论证会,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制作与施工。
在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也与国家博物馆就借展司母戊鼎、三联甗达成共识,两件稀有文物有望在殷墟博物馆开馆后借展3个月。
遗址展示日臻完美
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不仅是我市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人民关注的一件大事。国家、省有关领导和文物专家多次赴我市,指导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并对遗址展示工作提出了不少整改意见。对此,我市认真对待,组织人员逐条落实,确保申遗工作万无一失。
目前,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展示项目已按照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省文物局和联合国专家的意见进行了提高完善,调整了通向妇好墓道路两侧的石雕数量。拆除了甲十二基址上的仿殷建筑,复原为夯土展示。调整了54号宫殿基址的风格,移走基址上的树木,恢复为地表夯土展示。经过整改,这些遗址展示接近了历史原貌,更富有历史沧桑感。
国家、省文物部门专家重点提出了殷墟王陵遗址展示中的保护房建筑风格、大墓的展示效果、英文解说等整改意见。目前,我市已统一了3座保护房的建筑风格。强化了M260大墓的展示效果,重新制作了大墓墓道、墓壁的表面土层,增强了质感。改造了观景台的楼梯。祭祀坑、兽祭坑也由原来的沙土壁调整为卵石壁。王陵遗址展厅内原有的生硬英文解说也正在调换,调换后流利浑厚的英语解说中,透出的是远古的神秘和沧桑。
细枝末节缜密筹划
8月2日,在联合国专家即将来殷墟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前,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专家,又赴安阳市指导工作。在经过详细的考察后,他们对安阳市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还就卫生、安全、考古现场、接待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根据专家组的意见,联合国专家从殷墟宫殿区到王陵区的考察路线,初步确定为走乡间小路。目前,安阳市各有关职能部门正按照环境整治总体方案,加紧进行道路两旁的绿化、美化工作,沿路村庄居民的文明卫生和申报宣传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针对殷墟西侧花园庄、小屯村各种所谓“博物馆”牌子过于杂乱的现象,安阳市有关职能部门依法进行治理,确保在联合国专家视察前后,殷墟周边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市已经多次就如何有理、有节、科学、合理地接待联合国专家,听取了专题汇报,并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安阳市就遗址展示、环境卫生、保卫安全、专家接待等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准备,缜密筹划每一个细节,确保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向全市乃至全国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闫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