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景区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形象,在细节设置上稍有不慎,就会给游客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6月17日,国家旅游局发出《关于旅游厕所等级评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此提高我国旅游厕所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那么,咱河南旅游景区应该怎样做呢?
现状
“旅游厕所革命”尚未成功
一位德国游客曾在私下对记者说:“河南非常美丽,我很想组织德国人来旅游,但是我不能,你们景区的厕所没法使用,又脏又臭,用鼻子就可以找到,只好憋着回宾馆,还有什么心情再游览美景。希望你们把景区的厕所好好改造一下,否则,我带游客来,回国后他们会投诉我的。”
其实河南旅游景区厕所少、设施差,游客意见大,早已引起旅游主管部门的重视。
据了解,河南省旅游局2001年就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厕所革命”。目前,全省已建成旅游星级厕所200多座,包括四星级厕所、三星级厕所、水冲式旅游厕所、旅游环保厕所等。今年5月,记者参加河南省委举办的“网上看河南”采访时,全国38家门户网站的编辑、记者,对河南国道、省道服务区的厕所建设赞叹不已。
但河南旅游中,小厕所的问题远远没有解决。
河南厕所除了数量少以外,还有以下问题:
1.位置偏僻,影响了“可进入性”。旅游景区厕所大都隐蔽在偏僻角落。在主要旅游线路上,厕所布点不规范、不科学,选址偏散偏远,散了不易管理,远则麻烦游客。
2.标志模糊,影响了“可识别性”。几乎所有景点公厕缺少明显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或者模糊不清,更没有规范的中英文对照说明,影响识别。
3.卫生较差,影响了“旅游情趣”。由于管理混乱、资金不够,仅有的旅游厕所大多数年久失修,由于无人看管,一些厕所成了垃圾死角和蚊蝇孳生地,少数旅游厕所让游客毫无立足之地,大大影响了游客的旅游情趣。
期待
厕所”二次革命”
旅游景区是城市形象的窗口,厕所看似是小节,国内游客尚能忍受,但在境外游客心中却是大节。实际上,河南旅游厕所的现状与全国雷同。
“每每有境外客人反映厕所问题,我的脸上都会发烧。”河南省旅游局副局长何琳说。旅行社处于与游客打交道的一线,对此感受最为真切。“现在每逢周末,‘农家乐’形式的景区(点)会吸引大批省内游客,当游客兴冲冲前去度假时,常常被农家乐旅店的旱厕熏得捏住鼻子,甚至为躲避旱厕中的蛆虫,跑到庄稼地里去方便。‘方便’的事儿变得‘不方便’了。”河南旅游集团旅行社部副总经理朱邵刚对此感触颇深,省内很多景区在厕所建设上存在不足,特别是在新开发景区中,如画的风景让游人陶醉,一旦需要如厕,厕所卫生便大煞风景,把游人的心情“赶跑了”。
康辉河南旅行社副总经理任卫华认为,在景区厕所存在的问题中,除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卫生维护也很重要。
省内许多旅行社呼吁:在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观念影响下,河南旅游厕所问题仅有一次“革命”远远不够,他们企盼“二次革命”的到来。
对策
旅游厕所该咋建
6月17日,国家旅游局发出《关于旅游厕所等级评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发挥《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的作用,提高我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日前,记者从省旅游局了解到,目前该局尚未接到该通知。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海萌辉教授说,省旅游局曾开展过“厕所革命”,使得4A级景区的厕所大大改观,但3A级以下景区的厕所数量、质量还不够。厕所不仅要注重功能,更要注重质量。目前,很多景区在厕所外观建设上比较重视,以竹、石、木等材料装饰,与景区风格形成一致,但实用中的卫生功能却不能达到要求,是本末倒置的。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行业专业化程度增高,景区在旅游厕所管理上可以借鉴城市、单位和家庭保洁的做法,不必亲历亲为,可以交给专业化的公司,实行专业化管理。
专家认为,我国的旅游景点厕所问题之所以如此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多数景区厕所处于低水平管理状态。很多景区不是不想管好旅游厕所,而是无能为力。建厕所不难,难在日常清洁维护。所以,景区不妨集中精力做好经营、管理和服务,将厕所包给一家清洁公司来管理,景区定期付给清洁公司承包费。通过清洁公司的专业化管理,会使厕所的环境卫生有较大改观。
>>>记者手记
但愿厕所不再让人尴尬
厕所问题之所以成为旅游界的重要议题,是因其长期遭受冷落,并由此引起大量投诉,甚至使业内为之付出了沉痛代价。旅游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小事可酿成大错,旅游接待各个环节都很关键,是一种环环相扣和承前启后的关系,如果某个细微环节出了问题,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付出更大代价。
有人形容河南的旅游厕所是“一跳、二叫、三笑”。“一跳”是因为小便横流,只能跳着才能站在便池前;“二叫”是因为蛆虫满地跑,苍蝇满天飞,吓得游客直叫;“三笑”是因为没有隔板,令如厕者相遇尴尬而笑。所以,境外旅行社常在组团前来河南旅游前,常提醒游客带一把伞,在遮阳、避雨之外,用来防止如厕尴尬。
业内人士认为,旅游厕所产生的影响,已不仅仅是个卫生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对我省的对外形象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作用。
但愿,旅游景区的厕所不再令人尴尬。
□记者梁建辉 实习生于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