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西地坑院作为人类穴居历史的实物见证,前几年曾面临绝迹的危险。经过三门峡市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人员近两年的普查保护抢救,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受到省、市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 地坑院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穴居,是穴居发展晚期在黄土高原地带形成的、独特的、成熟的民居样式之一。这种地坑院式的民居,在三门峡地区最为多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现在极少有人再建造地坑院。其最晚的院子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加之退宅还田的奖励政策,鼓励了群众填院建房。一座座地坑院正在逐步消亡。为了保护地坑院这一特殊的民居,三门峡市通过对全市地坑院的调查了解,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发现了距三门峡市南22公里陕县庙上村,该村现有地坑院80余座且保存完好。
目前,当地政府已在该村投入60余万元用于地坑院抢救保护工程,并以开发促保护,在庙上村建设了“庙上天井院度假村”,开发两年来已经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日,省文物局表示同意将三门峡庙上村地坑院建筑群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待公布我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时一并报省政府核准。 (记者陈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