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了五一黄金周,但初夏的西峡县各大景区,依然游人如织。记者吃惊地了解到,目前西峡县已建成的14个精品景区中,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民营业主。“经营青山绿水,是一项极具诱惑力和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我们拓展经营领域的首眩”龙成集团董事长朱书成兴致勃勃地对我们说。
拥有固定资产6亿元的龙成集团,先后注资3100万元控股开发了县内龙潭沟、老界岭景区。老界岭景区已跻身全拾十大旅游热点景区”和全拾双十佳景区”。近日,总投资2亿元的西峡伏牛山恐龙地质公园的开发经营权,又被该集团买断,并已完成前期投资2500万元。
深化改革,西峡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在全县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不少大个儿的民营企业开始在经营领域上寻求扩张。而拥有76.8%的森林覆盖率和各类生态景点的西峡,正急于使旅游开发早日成为县里的支柱产业。于是西峡县委明智地提出:“只有树立经营旅游资源的新理念,引导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投资旅游开发,才能有效缓解旅游资源开发与相对薄弱的投资能力之间的矛盾。”
西峡旅游经营模式,有独到之处:
面向社会,市场运作,创新融资机制。将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实行“谁投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办法,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及各类民间投资主体加盟旅游开发。 互惠互利,股份运作,建立旅游资源利益共享机制。该县规定,国有林场可以将林地作价参股,参与景区效益分成;群众自有经济林 ,既可出租、出售,也可参股经营;集体山坡、滩头,可由旅游开发企业以租赁形式开发。
县里出台税收、费用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并大力开展配套服务。县交通部门先后投资5000万元,修通了6条总长50多公里的景区旅游公路;电业部门投资200万元,配齐了景区电力设施;通讯部门开通了所有景区的有线、无线通讯设施。县直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已达8000万元以上。
在西峡,投资旅游开发的民营企业已达34家,总投资达3.5亿元, 各旅游景点建设日臻完善,人气越来越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