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小长假”和周末,郑州紫荆山、绿城广场都聚集着许多旅游大巴,载客发往青岛、平遥、婺源等地。5月11日,郑州市交通部门和交警部门联手整治旅游大巴,当天抽查的16辆旅游大巴,有11辆涉嫌“黑车”。 根据稽查人员的调查,这些车辆过半都是旅行社租用来的,甚至有安徽、山东、山西等省的旅游车辆前来“兼职”。郑州市一家大型旅行社业务经理坦言,新休假制度执行后,短途游市场格外火爆。特别在周末高峰期,旅行社用车量都在10台左右,几乎是往年的一倍。 郑州市旅游局的一份调查显示,郑州方圆700公里以内、行程三天以内的景点,成为短途旅游的热点区域,交通方式以公路出行为首选。每到“小长假”和周末,郑州外出旅游的人数超过了10万人次。 目前,省会正规的旅游客车总量仅700辆左右,坐席也就3万多个,在庞大的短途游市场面前,旅游运力显然捉襟见肘。 既然车辆供不应求,旅行社为何不增加运营车辆?“旅游车辆营运成本实在太高!”文化路上一家旅行社的经理孙庆说,一辆旅游大巴车价达70万元,旺季不够跑,但在淡季里还要遭受“门庭冷落”的考验,所以旺季租车就成了首选。但郑州市运管处稽查支队支队长王玉彬则说,主要是“黑车”不用缴各种费用,成本低于正规车,从而使旅行社有更大的利润,所以愿意用。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宋向清说,省会旅行社有上百家,激烈的竞争下只有压缩成本。交通部门不仅要打击旅游“黑车”,更关键的是要对旅游运输市场重新整合、统一管理,而组建大型旅游车队是主要出路。交通部门应出台降低旅游车队各种规费等扶持举措,把省会现有旅行社和运输公司发动起来,共同组建一个大型旅游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省内外旅游包车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