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讯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视频资讯 政务信息 媒体互联 图片资讯 本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资讯
彰显古衙文化魅力 打造强势“龙尾”品牌
http://www.hnta.cn  2007-12-20 9:23:00  来源:内乡县衙博物馆 点击: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内乡县衙素来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一座内乡衙,半部馆文化”的美誉。近年来,内乡县衙紧紧围绕打造精品景区的目标,通过深挖衙署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实现了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使内乡县衙成为中国衙署文化的研究中心和中原大地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人文景点,年接待人数达80万人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自强景区、河南省标准化示范性服务景区、南阳市十佳窗口旅游单位。
    加强衙门文化研究,打响“国宝”金子招牌
    内乡县衙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底蕴丰厚的衙署文化是该景区的优秀资源。加强衙署文化研究,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也是开发文化旅游产业的需要。近年来,内乡县衙围绕进一步打响“国宝”品牌,不断加强衙门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内乡县衙以中国衙署文化研究会为依托,相继于1991年和2003年召开了第一、二届中国衙署文化研讨会,奠定了县衙在衙署文化研究中的地位,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今年11月在县衙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国衙署文化研讨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邀请了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著名书法家孟繁锦,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文物鉴定专家刘育新,省、市楹联学会负责同志及国内楹联界专家将参加研讨会。同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紫禁城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谢方开及省文物局、保定直隶总督署、霍州署、南阳府衙、叶县县衙、新密县衙、平遥县衙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等100余名及《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河南商报》、《大河报》、《东方今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电视台》、《大河南阳网》等各大新闻媒体记者近60人参加了研讨会。第三界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光大了内乡县衙衙门文化的博大精深确立了县衙在衙署文化研究中的地位。 
    同时,景区以研究会为依托,组织博物馆人员撰写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先后发表各类文章、学术论文百余篇,并相继出版了《中华独绝—内乡清代县衙》、《内乡名胜》、《内乡县衙与衙门文化》、《历代官署衙门楹联选》、《内乡县衙览要》、《解读内乡古衙》、《胥吏衙役的故事》、《古衙奇案》等多部专著,在史学界、文物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普遍好评,多次获省市优秀社科成果奖。其中《内乡县衙与衙门文化》一书荣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胥吏衙役的故事》获南阳市自然科学二等奖,《解读内乡县衙》分别获南阳市自然科学和实用社会科学三等奖;从学术层面充分肯定了县衙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进一步确立了内乡县衙全国第一的正统地位,使内乡县衙国保金牌更加烁金耀彩。
    深挖衙门文化内涵,打造精品陈列展览
    陈列展览是人文景观的灵魂所在、内涵所在。近年来,内乡县衙“围绕衙门,突出特色,尊重历史,再现原貌,发挥优势,扩大影响”的指导思想,挖掘文化内涵,把人文景观变静为动,大手笔、大投资、制作了一系列精品展览,把县衙搞活了起来。 
    通过几年的收集整理、归类于2003年推出了内乡县衙民俗展。民俗展是有石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及人们所使用的礼器、酒器、兵器等一千多件文物。特别是院内开展的“格格教织布”、“碾米舂谷”、“推碾”感受旧时农家百姓生活、追溯历代先民生活踪迹。而保存完好的桌椅、花轿、钱柜、剃头挑子等文物更是让老年游客仿佛触摸到旧时的气息,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景区不断深入挖掘衙门文化,组织专人查档案、找资料,对发生在衙门中的案例进行整理筛选于2006年推出《衙门奇案展》。该展览采取文字、图画、泥塑相结合的形式,从浩瀚史料传说中筛选出十个案例,情节曲折、离奇,令人拍案叫绝。展出共分两个展厅、十个版面、十组泥塑等,通过图文并茂和栩栩如生的雕塑反映了十个离奇案件,让游客了解了古代县官明察秋毫的断案智慧。 
    经过1年多的精心筹备,深挖衙门文化内涵,该展览聘请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道成,《求是》杂志社周溯源,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清吏研究专家刘小萌为顾问。于2006年推出了《胥吏衙役文化展》。该展览共分6个部分,展出实物200余件、图画60余幅,采用绘图、雕塑、实物、文字相结合的办法介绍了胥吏衙役的沿革和职责、选拔和报酬等,反映了皇宫“六部”、州府县衙里胥吏衙役的历史。该展览填补了国内空白,广大游客通过胥吏衙役文化展览,可了解到胥吏和衙役这些小人物在专制独裁的官场上留下的许多令人惊叹、耐人寻味的史料和趣事,并通过他们揭示封建社会官场的奥秘,让今人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该展览在省文物局开展的“2005至2006年度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评选活动”中荣获最佳展览运作奖。 
    2005年内乡县衙重力推出了《清代十二帝画像展》、《近代试卷课本展》、出土文物展等一系列展览。相继又开设了等以及门子房复原陈列、东西花厅配套的复原陈列、东西辅线上围绕衙门及古代官文化内涵搞专题展览、在中轴线上进行复原陈列,再现旧时县官及其属官、师爷、衙役等办理公务、审理案件的真实场面、在东西厢房建筑内,围绕县衙内容进行辅助陈列和展览,用实物和文字版面介绍有关衙门历史知识和典章制度、在同时,新开放了门子房、招房、师爷教读、知县小灶等展室。县衙单体陈展已达52个,展出面积达5500平方米,有效地提升了县衙衙门文化内涵。  
    在打造精品陈列展览的同时,景区不断提高硬件的建设工作。重新对膳馆、监狱、大堂、二堂、三堂及部分展品进行油漆粉刷,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在狱神庙和双祠院进行部分彩绘及壁画制作,使县衙面貌大为改观;完成门子房的抢修和大堂前两眼水井的恢复,对大堂前恢复的戒石坊作旧处理,使之与周围建筑浑然一体,更具特色;对大门外的两块“镇馆之宝”—《三院禁约》碑和《恳思怜恤》碑的周围设置护拦和大堂原告、被告石设置护窗进行保护,并在民俗展院内新增石碾、织布机等,增加游客参与项目;全馆更换、增添垃圾桶54个,更换、添置说明牌、警示、导示牌60个,附中、英、韩三国文字说明,使县衙的服务更加规范;对三堂后坡进行了为期半月的抢修。 
    整合创新文化资源,彰显古衙育人魅力
    古老厚重的县衙文化,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更有着教育广大游客和群众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内乡县衙立足自身文化优势,在保护中继承,在创新中发扬,通过对衙门文化的深入挖掘、研究、整理和创新使古县衙彰显出迷人的育人魅力。 
    围绕衙门楹联,做好宣传教化。
    近年来,内乡县衙利用衙门楹联对广大游客和社会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把内乡县衙打造成廉政教育的大课堂。如镇馆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楹联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1995年6月8日,朱容基同志视察内乡县衙时对此联连口称赞:“好联!好联”他高度评价了楹联中阐述的官与民、荣与辱、地方官与一地治理的辩证关系。1999年5月25日,江泽民同志视察河南,途经南阳,在听取市领导的汇报中得知此联,赞不绝口,其后在多次会议场合推崇此联,可见它的历史和现实意义!①内乡县衙把馆内所有楹联及楹联意义编入讲解词,使讲解员每讲一次也随着游客受一次廉政教育。②内乡县衙与社会联姻举办了廉政教育大课堂,先后被河南省移动公司定为“高层人员培训基地”,和多次被高校请去做廉政教育讲座。被南阳市委定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南阳师院定为“教学实习与就业基地”。 
    整合衙门文化,创新文艺表演。
    近年来,内乡县衙围绕做活县衙旅游,与“天下第一团”内乡宛梆结合,聘请团内精英创建了县衙茶社,有了自己的表演团体,也给游客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并打破了人文景观以动为主的说法,增加了游客参观时间并带来了经济效益。
内乡县衙充分利用茶社阵地,进一步做好挖掘衙门文化,整合创新文化资源,经过多方的收集、整理、编剧本、买道具、排练等围绕廉政为主体策划节目、创作剧本,推出了寓教寓乐《偷银案》、《地契案》、《瞎子讹布》等游客点演的大堂知县审案节目。尤其是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编排推出了大型文艺表演《宣讲圣谕》,该节目每周五、周六免费对游客表演,此节目是以尊重父母、以孝为重为宗旨,赢得了游客们一致好评,将随着内乡县衙知名度的提高,此节目将成为县衙的一个文化品牌。                                                     
作者:余入海  通讯员:    
  (责任编辑:)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 相关资讯  
彰显古衙文化魅力 打造强势“龙尾”品牌...2007-12-20
社旗县旅游总体规划顺利通过评审...2007-12-11
栾川伏牛山滑雪场举办滑雪节...2007-12-11
淅川县召开荆紫关镇旅游规划座谈会...2007-12-6
淅川召开荆紫关镇旅游规划座谈会...2007-12-5
 □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 图片新闻
旅游标识牌“添彩”郑石高速
旅游标识牌“添彩”郑石高速
《河南旅游宝典》隆重首发
《河南旅游宝典》隆重首发
金穗中原旅游卡发卡突破25万张
金穗中原旅游卡发卡突破25万张
[ 合 作 媒 体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旅游网 | 大河网 | 商都网 | 新华网河南频道 | 人民网河南视窗 | 河南新闻网 | 中原网 | 河南电视台 | 今报网 | 河南广播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虚位以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河南省旅游局主办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承办并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证号:B2-20040057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1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