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引起了各方关注,目前申报工作进展如何?昨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省长孔玉芳到登封检查指导“申遗”工作,对“申遗”工作做了具体的要求。记者了解到,目前文本编制、古建筑群保护规划编制、立法、环境整治等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申报文本12月20日将由国家文物局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环境整治中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已经签了97%,《郑州市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管理条例》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嵩山历史建筑群包括太室阙、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会善寺、观星台等8处11项,其中10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项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年底,嵩山历史建筑群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成为我国2009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也是我省第三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时间安排,2008年1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递交文本,明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嵩山历史建筑群相关建筑的维修等工作,明年8月至10月迎接世界遗产中心的专家到登封现场评估验收,2009年4月迎接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初审,2009年6月由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进行最后表决。时间非常紧张,而申遗工作只有一次机会,因此任务非常繁重。
记者昨日从郑州市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了解到,申遗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环境整治工作是“申遗”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包括拆迁补偿安置、文物本体修缮保护及展示、外部环境整治等。需要拆迁居民户1336户、企业15家、单位25家、学校7所,拆迁总面积超过4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拆迁安置协议已经签了1311户,只剩25户,部分安置小区已经建成,有250多户居民搬入了新居。文物本体维修、陈列展示、档案资料建设、“申遗”宣传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据悉,目前“申遗”工作急需解决的是专家队伍不足和资金缺口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