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专家对丝绸之路沿线相关遗产进行现场评估、推荐,国家文物局日前已正式确定把河南省古洛阳周围的巩义石窟寺、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白马寺、汉函谷关与崤函古道(石壕古道)等五项六处列入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内遗产选点推荐名单。
今年6月,国家文物局决定把中国的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六省区和中亚五国联合于2010年将丝绸之路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申遗项目,提交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会议审议。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确定把相关6省区的40多处国内遗产选点列为第一批丝绸之路申报世遗推荐名单。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介绍说,丝绸之路分沙漠、草原、海上三条路,一般常说的是沙漠丝绸之路,本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是沙漠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命名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最早提出的,丝绸之路的概念是以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为时间的起点,空间是以西汉的首都长安为起点。他提出的这个概念在西方影响甚大而且久远,直到目前,西方有些专家对我们河南缺乏了解,仍然认为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但是河南省的文物、历史、考古专家和文物管理部门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列举出大量有说服力的证据,论证了东汉班超重开西域之后,从东汉至隋唐时期的近千年间,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应为长期作为首都和东都的洛阳。这不仅有大量的古代文献为依据,而且有丰富的古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这一认识得到了国内许多知名专家的支持。
孙英民介绍说,我省列入推荐名单的5项6处文化遗产均分布在古洛阳周围,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关系。巩义石窟寺是北魏时期最重要的石窟,环境保护较好,其中的礼佛图等和丝绸之路有关。龙门石窟已经是世界遗产了,因此不再列入。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重要都城,考古发掘成果显著,发现过西域俑、西方金币等,定鼎门遗址还发现大量的骆驼蹄印。根据整治要求,当地政府正在做整治工作。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寺内还保存有北魏、唐代的碑刻以及唐代的大殿基址、莲花础柱等,几千年位置未变,可以说是活的文化遗产,但白马寺新建筑太多的问题值得重视。汉函谷关与崤函古道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也是整条线路上唯一的一处门和路的遗迹。崤函古道也叫石壕古道,位于陕县硖石乡车壕村东南约800米处,古道遗迹呈西北、东南向,石板坡上的印痕全长150余米,路面宽2.5米至3米,壕深0.25米至0.3米,系古代木轮车和铁轮车长期在石头上碾压所致,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处极为珍贵的文化遗存。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此写下著名诗篇《石壕吏》。
孙英民表示,河南将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力争今年年内完成保护规划的编制,同时加强文物本体保护维修、环境整治及立法保护工作。洛阳正在筹建丝绸之路博物馆,充分展现古洛阳与丝绸之路的关系。丝绸之路作为线性遗产,横跨欧亚大陆,是最长的一条线,丝绸之路不仅是商旅之路、宗教之路、文化之路,更是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两千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丝绸之路作为跨国界线性遗产申报世界遗产会以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当代国际交流、友谊与合作并促进共同繁荣。
长期以来,西安一直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河南省的文物、历史、考古专家和文物管理部门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最新提出:从东汉至隋唐时期的近千年间,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应为长期作为首都和东都的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