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洗澡好讲究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1/16 9:13:53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土豪”,最怕有人跟他比见识、论修养。古代的暴发户,还要防着有人拉他上厕所、去澡堂。 晋人王敦,被招到京城洛阳当驸马。这王敦乃武官出身,大老粗一个,贵族的生活习惯令他不太适应。 据说,王驸马方便完毕,公主的婢女捧了一碗澡豆给他,还有一盆水。驸马爷不知这是干啥用的,又不想被人嘲笑没见识,便强装镇定,将澡豆倒进水里和成糊,谓之“干饭”,梗着脖子吞了下去。
结果,整个洛阳城都把他当成了笑话:驸马爷竟然是个土包子,把洗手用的澡豆当成了“方便食品”。 澡豆是啥玩意儿?是用豆粉混合珍贵香料制成的“原始肥皂”,能去油除垢,可用于洗手、沐浴。在王敦那个时代,澡豆尚属奢侈品,只有贵族阶层才用,一般人无缘得见。王驸马闹笑话也是情有可原。
在澡豆发明之前,古人的洁肤用品“软硬混搭”,软有淘米水,硬有石头。据《礼记》记载,古人“燂(tán)汤请浴”“燂潘请公式(huì)”。“汤”指洗澡水。这个雅称后来被日本人学了去,日本的澡堂子现在还叫“汤馆”。 “潘”指淘米水,长期使用,可嫩白肌肤。东周时期,上流社会时兴用淘米水洗浴。当时还有一种“衅浴”——用草药水沐浴,以治疗皮肤病。
民间则就地取材,用石头搓澡。南朝志怪小说《异苑》记载了一种“洗石”,胡人来到中原,觉得它很新奇,重金买之。 照此看来,今人用淘米水洗脸、拿火山岩当搓脚石,一点儿也不新鲜,尽是古人玩剩下的。
及至唐宋,澡豆已成大众沐浴用品。这个时期的澡豆,混合了豆粉、香料、皂荚、鸡蛋清、猪胰、草木灰等物,不但能去垢,还能滋润皮肤。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勤用澡豆洗浴,管保“十日内面白如雪,二十日如凝脂”。宋书《梦溪笔谈》里有一个故事:王安石的脸又黑又瘦,家人以为他有病,便请大夫诊治。大夫的诊断结果是:王大人没病,不过他得多用澡豆洗洗脸,别让污垢堆积太厚……
当时还出现了洗浴新品——肥皂。宋人将皂角、肥珠子(与皂角功用类似的植物果实,可去污)、香料、中草药捣成碎末,捏成团状,取名“肥皂团”。老百姓喜欢,宫里的女人也喜欢,洗澡时都爱用它。待到明清,小说《金瓶梅》里的人用上了“茉莉花香皂”,纯天然茉莉花制品,无刺激,防过敏。今人不但有茉莉花香皂,还有茉莉花洗发水、茉莉花沐浴露,香是很香,但是否真掺了茉莉花,可就难说了。
(作者:张丽 责任编辑:曾玉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