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金银平脱花鸟镜 讲述王朝兴衰事
金银平脱花鸟镜 讲述王朝兴衰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1/16 9:01:07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唐诗有云:“嫁时明镜老犹在,黄金缕画双凤背。”后面一句讲的是一种用金银平脱技法制成的铜镜。不要小看这种铜镜,它的命运甚至和一个王朝的兴衰有些关系。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出土于偃师市的金银平脱花鸟镜吧。
  这面铜镜,用花团锦簇来形容毫不夸张。镜钮四周,是银箔剪成的四朵菊花花蕾,外围花鸟环绕。什么是金银平脱技法?这种技法由最早出现于商代的金银箔贴花技术发展而来,起初多用于漆器制作。工匠将厚度不超过半毫米的金银薄片剪成纹饰,贴于器物表面,然后施加多层髹(音同“休”)漆,再经研磨,显出金银花纹,此时纹饰与漆底完全相平,推光之后便成为精美的金银平脱器物。


  这种铜镜流行于唐玄宗时期。唐玄宗曾命人大肆制造这种耗金费工的贵重器物,史料中有杨贵妃赏赐金银平脱器物给“儿子”安禄山的记载。这种骄奢淫逸的风气导致大唐王朝国力减弱,因此唐肃宗、唐代宗都曾下诏禁止制作金银平脱器物,但屡禁不止。宋代也颁布法令,禁止民间使用金银平脱器物,致使金银平脱工艺一度失传。
  金银平脱器物在当时价值不菲。据资料显示,唐代直径尺余的漆背金花镜,扬州市场售价3000钱至5000钱,而开元年间一匹绢的价格才200钱。金银平脱花鸟镜因为制作工艺精良、数目稀少而更显珍贵,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十余面。洛阳作为唐代的东都,除了今天咱们看到的这面铜镜,洛阳博物馆还收藏有一面金银平脱鸾凤花鸟镜。
  金银平脱鸾凤花鸟镜的年代为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它是1970年从原洛阳关林钢厂的一个唐代纪年墓中出土的,至今仍在洛阳博物馆展出,和淮南起照神兽镜是“邻居”。朝代更替,多少风流人物都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唯有这面富丽华贵的金银平脱花鸟镜被保留了下来,讲述着一段往事。

(作者:李砺瑾 责任编辑:曾玉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