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诗画河洛】邙山客
【诗画河洛】邙山客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2/24 16:52:09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沈佺期《邙山》 北邙不种田,但种松与柏。松柏未生处,留待市朝客。 ——沈千运《古歌》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两句诗,很形象地说明了人生的短暂。
  唐代诗人沈佺期和沈千运对“远行客”有具体的认知——他们将“北邙山”与“市朝客”相结合,即“邙山客”。 俗语“生在苏杭,死葬北邙”,说明邙山乃风水宝地,自汉代以来公卿贵族多葬于此。诗人沈佺期和沈千运分别写有《邙山》和《古歌》,内容都和邙山有关,但是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
  这种不同要从二沈的不同境遇说起。沈佺期(约656—约715),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进士及第,由协律郎累迁考功员外郎,曾因受贿入狱,出狱后复职。唐中宗即位,沈佺期因谄附张易之,被流放公式(huān)州(今越南荣市);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
  从上可知,沈佺期年轻时考中进士,后来做大官,遭遇过官场“过山车”,对官场有着深刻的认识。 沈千运(713—756),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家居汝北(今平顶山汝州),屡次应举不第。沈千运一生落拓,曾感怀赋诗曰:“圣朝优贤良,草泽无遗族。人生各有命,在余胡不淑。一生但区区,五十无寸禄。衰落当捐弃,贫贱招谤公式(dú)。”
  沈佺期科举得意,年轻时考中进士;沈千运一生落拓,50岁还没有半分功名。因此,在面对北邙山时,两人的感受明显不同:“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松柏未生处,留待市朝客。”
  沈佺期听到的洛阳城内响起的钟声,沈千运应该也听到过,但是在沈千运眼中,这些都是他所憎恶的,因为北邙山上只种松与柏,是“市朝客”死后埋葬之地:不管生前如何争名逐利,不论生前显赫还是落拓,死后都将“平等”,成为邙山上的一抔土。





(作者:余子愚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洛阳的天桥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