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洛阳的天桥
洛阳的天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2/24 16:47:44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洛阳八大景”中的“天津晓月”,说的是洛阳有一座天津桥,晨起在桥头望月,意境美好。 有人不明就里,以为天津桥跟天津人有关系。其实,天津桥是1000多年前建的。 今洛阳桥东侧有残桥石墩,但那不是天津桥遗址,而是林森桥遗迹。
  林森桥是近代的桥,是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主持修建的,没用多久便在抗日战争中被炸毁。 天津桥是隋炀帝迁都洛阳时建的。它的旧址在今洛阳桥西侧,桥身早被历史的车轮碾碎了,今人已看不见。 隋炀帝开创了古人造城的新格局。过去的皇帝,都在洛河北岸造城,隋炀帝则指挥手下在洛河南北两岸造城,这样就得建一座桥,把洛河南北连接起来。
  公元605年,桥建好了。设计师宇文恺等人提议将此桥命名为天津桥,理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就像天帝的居所紫微宫,而洛水就是天上的银河,此桥北通皇城,南连天街,好比天河上的渡桥,叫天津桥最合适。 君臣一商量,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也不知道他们咋想的,最初的天津桥是用木船架成的浮桥:工匠们用铁链把大船拴成一排,南北两头各建重楼,用以固定铁链。
  洛阳史志专家周得京先生认为,此举开创了中国桥梁史上的浮桥之最。这漂浮的渡桥没给隋王朝带来好运,瓦岗军攻打洛阳,一把火烧了天津桥,也烧尽了隋王朝的气数。 有时会想,隋炀帝他们都不看《三国志》吗?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把战船连成一体,不也是被周瑜烧了个精光吗?
  唐代人吸取教训,在天津桥原址上建了坚固气派的石柱桥,既叫天津桥,又叫洛阳桥。 洛阳桥头有酒楼。李白来洛阳旅游,最好光顾董家酒楼。有人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李白在董家酒楼上看人:“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桥上风光,数拂晓最妙:明月高悬,远山如黛,桥畔垂柳依依,桥下洛水潺潺……雅士称其为“天津晓月”。 风景永存人心,石桥难抵风雨。唐代历时近300年,洛河时时泛滥,天津桥屡毁屡建。 当时百官上朝,必走天津桥,因此朝廷的重要情报都在桥头发布:武则天指控太子李贤谋反,武三思举报高官张柬之……风云变幻,热闹非凡。
  桥毁了,大伙儿不得不坐船渡河,一不留神就被水冲跑了。皇帝只好给百官放假,准他们每隔3天上一回朝。 宋代往后,洛阳不再是都城,天津桥被毁过几次修过几次?它何时被彻底废弃?没人说得清。 明月曾经装饰了天津桥,天津桥却已不再装饰今人的梦——洛河上不但有了新的洛阳桥,还多了其他几座桥。





(作者:张丽娜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